猪弓形体病的防控技术

2023-04-28 20:47

猪弓形体病,又称为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,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。本病以高热、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、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、死胎、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。

病原特点

弓形体病的病原弓形体是一种原虫。弓形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分5种类型,即滋养体、包囊、裂殖体、配子体和卵囊。本病多发于3月龄~4月龄猪;虽无明显季节性,但一些地方7月份~9月份的夏秋炎热季节多发。病畜和带虫动物的分泌物、排泄物,特别是随猫粪排出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成为主要的传染源。

临床症状

一般猪急性感染后,经3天~7天的潜伏期,体温升高至40.5℃~42℃,稽留7天~10天,病猪精神沉郁,食欲减少至废绝,喜饮水,伴有便秘或下痢,后肢无力,行走摇晃,喜卧,鼻镜干燥,被毛粗乱,结膜潮红,呼吸困难,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呼吸。随着病程发展,耳、鼻、后肢股内侧和下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或间有出血点。

怀孕母猪若发生急性弓形虫病,表现为高热、不吃、精神委顿和昏睡,此种症状持续数天后可产出死胎、畸形怪胎或流产。

病理变化

内脏最特征的病变是肺、淋巴结和肝。肺呈大叶性肺炎,暗红色,间质增宽,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的浆液。全身淋巴结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点。肝肿胀并有散在针尖至黄豆大的灰白或灰黄色坏死灶。脾脏早期显著肿胀,有少量出血点,后期萎缩。肾脏表面和切面有针尖大出血点。

鉴别诊断

弓形体是原虫,而附红体是嗜血支原体。弓形体的传播主要依靠猫的粪便和感染动物的可食用组织,而附红体主要通过蚊虫传播。弓形体病可见气喘、后期紫斑,而附红细胞体病则主要见贫血和黄疸。

预防与治疗

消毒除要做好常规环境消毒外,应特别注意手术器械及注射针头的消毒。对于弓形体最敏感的抗生素是磺胺类药物,推荐方案:每吨料中添加维安1公斤,连用5天~10天,每月保健一次。发生疫情时立即对全部猪群使用上述方案保健。

加强平时饲养管理。使用营养全面而均衡的饲料,减少各种应激因素,避免猪场养猫,避免使用泔水喂猪。当猪出现弓形体病时立即肌肉注璜金,1毫升/10公斤体重,每天一次,连注2天~3天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