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技术要点

2023-04-30 19:56

养殖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、适应能力强、产量高等优点,已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最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。养殖南美白对虾务必认真抓好关键技术:

一、清塘和消毒

1.清塘

上一茬虾收获后清塘。若是高位池,用水枪冲洗池底,使底质变白,再曝晒至少7天;若是地膜池,用水枪冲洗四周及池底,冲洗干净后再曝晒;若是普通低位池塘,利用纳潮方式潮进潮出,冲洗多次后晒塘至少10天,使泥质池底龟裂或沙质池底变白。最后清理池底表层泥土。

2.消毒

普通低位池塘,用100kg/亩~150kg/亩的生石灰消毒;若有杂鱼,用35ppm茶麸杀灭;若有杂虾,用2.5ppm晶体敌百虫杀灭。高位池或地膜池,用0.4ppm二溴海因消毒。

二、水处理

1.普通低位池塘,应提倡"海水一蓄水池(消毒)一过滤(前期用40目~60目筛绢网、中后期用20目筛绢网)进入虾塘一污水处理池(消毒)一排入大海"的水处理方法。

2.高位池,应提倡"海水(沙滤)→沉淀池(消毒)→进入虾塘→污水处理池(消毒)→排入大海"的水处理方法。

三、肥水繁殖基础饵料生物

虾塘首次进水70cm(低温期)~100cm(高温期),用0.3ppm二溴海因消毒水体。施用单胞藻促长素2kg/亩和光合细菌5ppm,经过7天~10天培养,池水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,透明度达35cm~40cm。

四、选苗和放苗

1.选苗

选择大小均匀、体长0.8cm~1.0cm、有活力的虾苗;虾苗体色透明,虾体不变红,鳃部不发黑,附肢干净。提倡用科学检测技术选择优质虾苗。

2.放苗

高位池(水深2m~2.5m)的放苗密度8万尾/亩~12万尾/亩;备有增氧机的泥塘(水深1.5m~1.8m)的放苗密度4万尾/亩~7万尾/亩;无增氧机的普通池塘(水深1.5m~1.8m)的放苗密度1.5万尾/亩~3万尾/亩。

五、科学投喂

将饲料均匀投撒在整个池塘里,每天投喂4次,早晚投喂饲料多一些(各占日投喂量的30%),中午和夜间投喂少一些(各占日投喂量的20%)。根据虾体体长确定投喂率。

六、增氧措施

采用功率为1.5kW四叶轮水车式增氧机、功率为1.5kW射流式增氧机以及池底铺设鼓风机带动的管道式增氧设施,每亩池塘保证有1台增氧机。

七、水质调控

1.水质指标

水温和盐度应保持在最适范围之内;pH 7.5~9.0;溶解氧大于4mg/L;透明度25cm~40cm;氨态氮含量在0.02mg/L以下;底层水硫化氢含量在0.1mg/L以下。

2.养殖早期,池塘水深1.5m;养殖中期,池塘水深2m;养殖后期,池塘水深2.5m。

3.每隔7天~10天施用0.25ppm枯草芽孢杆菌或5ppm光合细菌1次。

八、日常管理

1.水环境观测

观察水色变化,定期测量水质参数。正常水色为黄绿色和茶褐色。

2.高温期管理

增加水位,配备增氧机,饲料要新鲜优质,适当换水。

3.安全检查

经常检查堤坝、闸门等设施安全状况。

九、病害防治

1.桃拉病

用0.2ppm超碘季胺盐和二溴海因全池泼洒,配合投喂药饵。

2.白斑病

用0.3ppm二溴海因和枯草芽孢杆菌全池泼洒。

3.红腿病

用二溴海因和超碘季铵盐全池泼洒。

4.亚硝酸盐中毒

开动增氧机,换水后用枯草芽孢杆菌处理。

5.应激性红体

排出表层雨水,用生石灰调节水质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