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鱼的市场价格持续稳定,特别是在2008年,鲤鱼养殖成本增高,市场价格偏低,产品滞销。一些饲料企业积极宣传和引导养鱼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,加大草鱼放养比例或向精养方向发展。然而,养鱼户因草鱼成活率低而不敢养,担心得不偿失。草鱼在人工精养条件下发病率极高,防与治未成规范,一旦发病养鱼户通常减少投喂量或停食,影响饲料销售和上市时间,甚至当年收益。若自养二龄以上草鱼种,会延长养殖周期,或购买二龄草鱼种饲养商品鱼,规格大、份量重、投资大,增长倍数低,需考虑购种价格与商品鱼上市价格的市场风险。
为了提高一龄草鱼饲养商品鱼阶段的成活率,总结了2001年至2008年推广草鱼免疫防病技术的经验,形成“草鱼免疫防病技术操作方法和体会”,供饲料推销员、技术服务员和养鱼户参考。
北方地区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,地区间商品鱼外调平衡关系减缓,传统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模式已不适应消费市场需要。草鱼在淡水常规饲养鱼类中,一直受到消费者喜爱,市场价格持续稳定,养殖前景看好。
1.水产品在餐饮原料市场,流行菜式占统治地位。餐饮市场是食品消费市场的重要战场,任何水产品想在中国食品市场占一席之地,首先必须敲开餐饮业的大门。以草鱼为上等原料的水煮鱼、酸菜鱼、火锅鱼等菜式风行餐饮业。尽管近几年淡水鱼价走势低迷,但草鱼价位走势持续平稳,没有像鲤、鲫鱼价格大起大落,产品滞销。
2.节粮型养殖,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、耕地面积少的大国,人与饲养动物争粮的矛盾仍然突出,倡导发展节粮型养殖业是方向,草食性鱼类是其中之一。
3.中国是一个畜禽养殖大国,饲料的动物性蛋白源目前主要是鱼粉,而鱼粉受资源量影响,价格将居高不下,增加了饲料成本。草鱼的饲料动物性蛋白源要求低,只要做到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之间的平衡,就能满足生长需要。饲养草鱼会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动物性蛋白源,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养殖项目。
4.受国际能源、粮食危机和极端季候变化等因素影响,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,农产品的价格将成持续上升趋势,饲料原料也将保持高价位运行,养殖成本难以降低。饲养草鱼饲料来源广,可以采集、种植青饲料,降低养殖成本,减轻市场风险。
5.北方地区以鲤鱼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,调整养殖品种结构,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转变过程。有优势条件的养殖区域,应发展以草鱼为主的养殖模式,推广无公害养殖,并通过产地认证,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养殖业。
6.草鱼抗病能力弱,发病率高难以有效防治,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。只要掌握发病规律,敢于运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,合理安排上市时间,财富的大门才会向你敞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