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做好池塘清整工作
鱼塘经过养殖后,底质往往沉积大量残饵、死鱼和动植物尸体,病原菌和寄生虫潜伏于淤泥中。投放鱼种、鱼苗后,气温回升时这些有害生物会大量繁殖,威胁鱼类生长和生存;同时腐殖质分解会产生有害气体并消耗溶氧,易造成泛塘危险。
清塘主要包括除野消毒、清理塘泥、清除杂草、修整池埂等,可清除大部分细菌、寄生虫和敌害,切断病原菌传播路线。通过曝晒塘底,还能改良底质,清除有害化学物质。
二、鱼种的冬季放养
十二月份,长江流域等地可进行鱼种冬季放养。应挑选同种同龄、规格一致、体质健壮、无病无伤的鱼种。放养前7-10天,每亩鱼池可施入发酵腐熟的人畜粪1000公斤左右,培肥池水并提高水温。放养应在水温5-10℃的晴天进行,避免雨、雪、冰冻或大风天气。
三、加强越冬管理
鱼种池、成鱼池和亲鱼池需定期检查,防止池水恶化。采取措施保证溶氧充足,水温较高时可适当投喂精饲料。为保温防寒,池水深度应保持在2米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