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语说“要想养好一池鱼,首先养好一池水”。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。水质好坏通常从两方面来判定:一是通过常规的水质化验;二是通过水色"看"水质。那么在生产中如何辨别水色的好坏呢?
一、不好的水色
1.翠绿色水
当水体的颜色呈翠绿色且透明度降低时,水面常浮有一层翠绿色浮膜。这种水体含有大量蓝藻,主要是铜绿微囊藻、不定微囊藻等,是水质老化的标志。
2.红棕色水
阳光下呈红棕色,藻类分布不均。水体中含有大量甲藻门的藻类,如裸甲藻、多甲藻等。当它们大量繁殖时水色呈酱油色,是水质变坏的标志。
3.黑绿色水
水面常浮有一层绿膜,说明浮游植物较多。主要以裸藻门的藻类为主,如双鞭藻、棘刺囊裸藻等,这些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品种。
当发现上述三种水色时,应立即用硫酸铜全池泼洒杀藻,并进行换水。
二、好的水色
1.黄绿色水、草绿色水
这类水体主要含绿藻门的藻类,如球藻、新朋藻等。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净化水体,是以绿藻为主的水体较稳定,是理想的水色。
2.黄褐色水、褐绿色水
这类水体主要含硅藻门和绿藻门的藻类。硅藻是优质饵料,当大量繁殖时水体呈黄褐色或褐绿色,是最佳养鱼水色。
注意当水色太绿(如墨绿色)时说明水色已老化,需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,并用氯制剂控制绿藻数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