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以来,江浙地区出现了连续高温天气,气温一直在37、38度左右徘徊,8月上旬甚至达到了40度。从淀山湖镇目前虾蟹池塘养殖的情况来看,普遍存在水温偏高、水质变化快、水体发臭和水草腐烂等问题,情况严重的发生河蟹死亡。根据今年的指导实践,现浅析夏季异常高温对淀山湖虾蟹养殖影响及补救措施:
1、光照强烈、水温偏高
补救措施:提高水位,多进水,多开增氧机,控制饲料投入量。
2、水色变化
(1)蓝藻发生: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有害藻类
补救措施:用光合细菌1Kg/亩,第3天用益水宁
(2)浓绿藻发生: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多
补救措施:用芽孢杆菌50g/亩,第2、3天注意预防缺氧
3、水色偏红
原因:藻类死亡后池底环境不稳定及缺氧
补救措施:先用光合细菌200-400g/亩,后用活菌底改,勤换水,多开增氧机
4、黑水
原因:水质恶化、底质腐败及水草腐烂
补救措施:不间断换水,用光合细菌150g加芽孢杆菌20g/亩活化泼洒
5、水发白、混
原因:用药过度造成藻相、菌相失衡
补救措施:换新水,用高稳VC300g/亩解毒,第二天用氨基酸肥300g/亩加光合细菌250g/亩
6、水发臭
原因:底质腐败、残饵积累、水草腐烂
补救措施:换新水,使用底改剂3-4Kg/亩,注意保草
7、河蟹死亡
原因:高温应激及病害(肠炎、烂鳃、环脚)
补救措施:提高水位,使用增氧产品,全池泼洒VC250g/亩;病害可内服四黄解毒驱虫粉
高温期间特别注意:
谨慎使用药品
避免过量使用活菌素
慎用杀虫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