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放鱼种要过好九道关

2023-05-04 09:40

实践证明,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,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,促进鱼种开春猛长,提高产量。越冬期间放养好鱼种,要过好以下九道关:

一、鱼池改造

鱼池要做到五个改:小塘改大塘、死水塘改活水塘、浅水塘改深水塘、漏水塘改保水塘、抢险塘改防洪塘。整修池塘先放水曝晒后,除去过多淤泥,保留15~20厘米厚淤泥,铲除杂草,疏通渠道,加高池埂。

二、清塘消毒

池塘留水10厘米深,每亩用生石灰90千克或含氯30%的漂白粉4千克,调成糊状均匀泼洒全塘。然后灌满池水,每亩用漂白粉12千克,均匀撒播,充分搅动。

三、肥水下塘

清塘5~7天后施基肥。每亩施发酵猪、牛粪500~700千克,或人粪200千克。新塘和瘦塘可多施,肥塘少施或不施。注冬水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,为鱼种提供天然饵料。

四、鱼种规格

草、鲢、鳙鱼体长15厘米,鲤鱼13厘米,鲫鱼和鳊鱼10厘米以上。鱼种要求规格一致,体质健壮,无病无伤。

五、适时早放

冬至到春节前后,或水温8~10℃是放养最佳时机。选择晴天中午放养,霜天和雨天不宜放养,防止鱼体冻伤。

六、鱼种消毒

鱼种入池前消毒。可用3%~5%漂白粉或8%硫酸铜溶液浸洗20~30分钟,或用3~5%食盐水浸洗5~10分钟,杀灭体表病原菌。

七、合理混养

根据水质、饵料等情况确定放养密度及混养比例。肥水塘主养鲢鱼(60%)、鳙鱼(15%),搭配草鱼(10%)及其他鱼类(15%)。瘦水塘主养草鱼(50%),搭配鲢鱼(20%)、鳙鱼(10%)、鲤鱼(10%)及其他鱼类(10%)。每亩放养量1000尾左右。

八、日常管理

专人负责管理。每20天换水一次,每次15~20厘米,先放后灌。天气骤冷加深水位至2米以上。每亩用硝酸铵5~6千克加磷肥3~4千克装袋挂于水下补充营养。适当投喂猪粪、酒糟等饵料。开春水温7~8℃时早投饵施肥。

九、疾病防治

越冬期注意防治水霉病、赤皮病等。水霉病用4%食盐水和4%小苏打液混合泼洒。赤皮病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化水泼洒。鱼类寄生虫病可用敌百虫或中草药治疗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