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病的生态防治措施

2023-05-04 23:42

目前,在水产养殖过程中,滥用药物的现象日趋严重,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水产品质量。我国加入WTO后,欧盟对我国水产品的封杀,教训尤其深刻。用生态方法调整、改善、保护鱼类生活的环境,控制、消灭病原;利用生物药剂合理调整水体环境,可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。具体措施如下:

1.池塘的清理:冬季干塘捕捞后,排干塘水,结合维修塘堤,清淤、铲除塘边杂草、进行晒塘处理。在开春投放鱼苗前10天左右,用生石灰(每亩150-200公斤)清塘消毒。

2.鱼种的消毒:实践证明,即使健壮的鱼种也难免带有病原体。在鱼种落塘、分塘、转塘、大水面放养前,都应进行鱼体的消毒。消毒前应认真检验鱼体的病原体(镜检),有针对性地采用药浴消毒。

3.定期换注新水:为保持塘水的鲜、活、爽,常换注新水是改善水质环境的有效办法。换注新水的作用是增氧排污,促进池鱼运动,加速新陈代谢;也有利于加速池中饵料生物的增长。水源不方便的,应配备增氧设备,适时开机,调节水中的溶氧,排出有害气体,保持优良的水体环境。

4.合理施用光合细菌:调整水中浮游生物组成结构,分解有害物质,净化水质,减少病害侵袭鱼体。实践证明,施用光合细菌,不但能调节水质,而且还能增加滤食性鱼类的产量,提高养殖效益。

5.工具消毒:养鱼的各种工具、网具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。一般网具可用10ppm硫酸铜溶液浸洗20分钟,晒干后使用;木制或塑料用具可用5%漂白粉溶液消毒后,在清水中洗净再用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