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特优水产病害防治有讲究

2023-05-04 16:32

在鱼病防治中,某些名特优品种的生理、生态习性与常规养殖品种不同,需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。以下是常见药物的注意事项:

喹诺酮类

包括诺氟沙星、氧氟沙星、依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等,用于防治细菌引起的腐皮、穿孔、烂颈等鳖病。但50克以下的鳖苗禁用,可能导致骨骼畸形。

敌百虫

常规鱼类可用于防治寄生虫和杀灭蚤类,剂量为0.5×10⁻⁶-1×10⁻⁶。淡水白鲳、虹鳟、鳜鱼、鲈鱼及虾类敏感,即使低剂量(0.2×10⁻⁶)也可能致死。

硫酸亚铁

叉尾鮰、乌鳢、月鳢对此药物敏感,应禁用。

敌杀死(溴氰菊酯)

常用于灭杀鱼池中华蚤、锚头蚤等寄生虫。但会连带杀死虾类和浮游动物,尸体腐烂易引发泛塘。

食盐

用于鱼种浸洗防治细菌、真菌及寄生虫病。蛙类对1%盐度难以存活,蛙病防治应避免使用。

强氯精(高氯制剂)

捕捞前使用会刺激河蟹,可能导致提前打洞、逃逸或死亡,影响回捕率。

硫酸铜

属于重金属盐类,河蟹捕捞前禁用。后期使用易导致断肢,影响摄食和生长。虾类及鳜鱼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安全浓度。

氯霉素

可能导致鳖的粒细胞、血小板减少及溶血性贫血。即使外用时也需控制浓度,否则会加重病情或加速死亡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