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随着水温上升,鱼的摄食量增加,水质变化快,再加上草食性鱼类的放养密度大,草鱼疾病就愈来愈多,且难控制,极易造成大量死亡。提早预防草鱼"三大病",是夏季草鱼养殖中的关键。
一、草鱼发病菌源及症状
1、草鱼细菌性并发症(赤皮、烂鳃、肠炎并发症)
患此病的鱼兼具赤皮、烂鳃和肠炎3种症状:病鱼体色和头部发黑,离群独游。肛门红肿突出,成紫红色,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。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液,肠壁充血发炎;肝脏常有红色斑点淤血;鳃丝点状充血,末端腐烂;体表局部发炎,鳞片松动脱落。
2、草鱼病毒性出血病
病鱼口腔、腹部、鳃盖、眼眶、鳍条及鱼体两侧呈充血症状,骨肉出血,眼球突出,腹部膨大。剖开腹腔内积有腹水,肝脾肾肿大,肠壁充血、充气且无食物。鳃灰白贫血,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。
3、草鱼肝胆综合症
病鱼反应迟钝,食量减少,肝脏肿胀呈白色、绿色或黄色,严重的肝脏呈糜散状与肠道粘连,腹水严重。发病一段时间后死鱼数量激增。
二、发病原因
(1)投喂不合格或高蛋白饲料导致营养代谢不良
(2)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激素导致肝脏病变
(3)水质恶化,硫化物、氨氮、亚硝酸盐超标
(4)过量使用药物
三、治疗措施
既要加强水质管理,又要采取内服外用、中西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。投喂药饵要足量,前重后勤轻集中治疗。对病毒病还需内服病毒克星配合消毒剂全池泼洒。
四、预防措施
(1)科学放养密度
成鱼每亩放500-600尾,鱼苗8000-10000尾。
(2)加强饲养管理
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,将防治贯穿整个养殖周期。
(3)严格消毒与免疫
放苗前鱼塘用生石灰消毒,鱼苗用高锰酸钾浸浴,并使用疫苗防病。
(4)精青结合投喂
补充浮萍、水草等天然饵料,饲料中掺细米糠、麸皮增加营养。
(5)定期消毒杀虫
每15天消毒1次,发病季节7天1次,选用高效无毒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