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腥草,又名折耳根,属三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野生折耳根多生长于中低海拔地区的田埂、阴湿坡地和林缘边。上世纪80年代前主要作为野菜少量销售,90年代后进入大面积商品栽培。近年来,红花岗区海龙、金鼎山等镇种植面积已达400hm2。
1.土壤和种茎处理
选择土壤肥厚、地下水位较高的壤土种植。播种前10~15天每667m2撒施100kg生石灰并翻犁耙平。种茎选用粗壮无病的老茎,剪成4~6cm小段,用20%石灰水浸泡1小时后播种。
2.整地施肥
按1.67~2m宽开厢,易积水地块作深沟高畦。在播种沟内施足底肥:667㎡施腐熟农家肥3000~5000kg、过磷酸钙40~50kg、硫酸钾15~20kg。
3.播种
最佳播种期为10~12月。播种前若土壤干旱需浇透水。将种茎均匀撒在沟内,667㎡用种量100~180kg,播后覆土。
4.田间管理
播后可用50%乙草胺乳油50~70ml兑水60kg喷雾防草。苗高3cm时每15~20天浇施1500~2000kg清粪水,最后追施5~10kg尿素。高温干旱时及时浇水。
5.病虫害防治
主要病害有白绢病、根腐病、叶斑病和炭疽病。防治措施包括:
(1)实行水旱轮作;
(2)播种前土壤和种茎消毒;
(3)平衡施肥增强抗病性;
(4)发病初期用15%三唑酮加7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灌根,或70%甲基托布津、75%百菌清500~800倍液喷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