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的鱼塘随着气候变缓,水温逐渐升高,各种鱼病也就进入流行期。做好此阶段的鱼病预防工作,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。
一、彻底清塘
清塘的主要方法有:
1、生石灰清塘:先将池水排干或留6~9厘米深水,按每亩生石灰用量60~75公斤加水乳化后,不待冷却立即均匀遍洒全池。第二天再用长柄泥耙耙动塘泥,充分发挥石灰的消毒作用。
2、漂白粉清塘:一般用含有效氯30%左右的漂白粉,按每立方米水20克用量计算,先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,立即全池遍洒,然后划动池水使漂白粉在水中均匀分布,发挥效果。
二、鱼体消毒
鱼种放养前,都应该进行鱼体消毒,切断传染途径,预防鱼病的发生。鱼体消毒的方法主要有:
1.漂白粉消毒,用漂白粉(含有效氯30%)10ppm的水溶液浸洗鱼种。
2.漂白粉硫酸铜合剂消毒:每立方水用漂白粉10克和硫酸铜8克,这里应注意的是,要将漂白粉和硫酸铜分别溶化,然后再倒入水中混合,鱼体浸洗20~30分钟即可。
3.高锰酸钾消毒:浸洗浓度为20ppm,水温在10~20℃时,浸洗2~2.5小时。
三、饵料消毒
病原体往往能从饵料中带入,因此投放的饵料必须清洁、新鲜,最好能经过消毒。如水草可用6ppm漂白粉溶液浸泡20~30分钟;动物性饵料,如螺蛳等一般采用活的或新鲜的,洗净即可;如粪肥,每500公斤加120克漂白粉消毒处理后即可投放入池。
四、工具消毒
养鱼的各种工具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。因此,在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应与其它鱼池使用过的工具分开,避免将病原体从一个鱼池带入另一个鱼池;或将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处理过后再使用。一般网具可用10ppm硫酸铜溶液浸泡20分钟,晒干后再使用;木制工具可用5%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处理后,在清水中洗净再使用。
五、食场消毒
食场内常有残余饵料,残饵的腐败常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。在鱼病流行季节,应每隔1~2周,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一次,预防鱼病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