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牛焦虫病与乳房炎混感咋治

2023-05-09 10:31

奶牛焦虫病与乳房炎混感的诊断与防治

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一大顽疾,常见且多发性强,主要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,相当数量的奶牛乳房炎病例实际上是由奶牛焦虫病引发,导致两种疾病混合感染。

最近,一位奶牛养殖户前来就诊,其奶牛最初诊断为乳腺炎,体温39.5℃,饮食、反刍正常,左侧前方乳区与右侧后方乳区发病,表现为乳房疼痛、发热、硬固肿胀,乳汁稀薄含絮片,产奶量明显下降。经三天乳腺炎治疗后,症状有所缓解,但停药后症状复发,反复多次治疗效果不佳。

实验室检查包括对病牛乳汁的细菌培养和耳尖静脉血的涂片检查。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均无细菌生长。血液涂片检查则发现红细胞内有折光性强的蓝色焦虫虫体,呈月牙形、环形,感染率为65%。综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,诊断为奶牛焦虫病与乳房炎混合感染。

治疗措施包括加强圈舍的卫生消毒与病牛隔离,进行挤奶前后的乳头药浴,确保治疗效果。药物治疗方面,使用“血虫绝杀”深部肌肉注射,口服“血虫灭”口服液,并配合“安乳多肽”肌肉注射,连续使用3天后,病牛乳房炎症状明显减轻,体温恢复正常。一周后回访,病牛痊愈,产奶量恢复正常,且无复发。

总结实践经验,本病特点是病牛体温正常或偏高,按乳房炎治疗症状可缓解但易复发,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,且患病乳区常呈对角形或轮流患病。因此,早期实验室检查确诊是避免延误治疗的关键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