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生生物的存活与生长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,一般为0~30℃。在0~30℃间,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随水温的增高而升高,繁殖速率就越快。超过30℃,水生生物增殖放缓,生长受到抑制;水温达到60℃时,绝大部分水生生物不能存活。
在适宜水温范围内,水温越高,水生生物的活力就越强,新陈代谢旺,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也强。施肥后,浮游生物达到高峰期的时间随水温和天气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如水温在20℃左右,天气晴朗,适量施肥后2~3天水色可达到肥水标准;若施肥后遇到阴雨天气,由于光照不足,水温降低,肥料分解和浮游生物代谢活动下降,有时5~6天后水质也不转肥,此时不要轻易判断肥料效果不好或施肥不足,待天晴1~2天后再视水色情况决定是否追肥或搭配其他肥料。
池塘水温较低时,水体藻类以金藻和硅藻为主,其生长最适水温为15~25℃。春季是水产动物放苗培育季节,应抓住时机多培育硅藻,为水产动物提供充足的适口天然饵料。肥水应选择适宜促进硅藻繁殖的肥料,如富含氨基酸类的肥水膏、发酵充分的有机肥(如"博田"酵母源有机肥,2.0~3.0Kg/亩),并搭配适应低温、能促进肥水的活菌,如活性酵母、光合菌、放线菌等,以达到低温肥水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