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节水体环境
1.改良水体:过去育种的池塘因长期养殖,淤泥堆积,水质老化恶化,溶氧降低,饵料生物减少,需改良鱼种生长环境。
2.换注新水:定期换水,每次加注30厘米新水,排放20~30厘米老水,保持水体稳定。
3.培肥水质:每7天每亩泼洒发酵粪水200公斤,加注新水1次,使水体富营养,透明度保持30厘米左右。
4.水体消毒:每15天按每立方米水体用15克生石灰或1克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。
调整鱼种规格
1.分池养殖:不同规格鱼种分池养殖,搭配合理。
2.鲢鳙鱼种搭配:主养鲢鳙鱼种的池塘可搭配20%~30%草鱼种,鲢鳙比例保持在3:1至4:1。
3.底层鱼搭配:主养罗非鱼、鲤、鲮、鲫等底层鱼的池塘,80%为底层鱼种,20%为鲢鳙鱼种。
4.放养密度:水深1.5米以上的池塘,每亩放养5000尾左右,罗非鱼、鲤、鲫鱼每亩可放6000尾。
加强水质调控
1.水温控制:夏季水温高,加深水位,定期换水,保持水质清新。
2.水质标准:保持池水肥、活、嫩、爽,7天换水1次,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
合理投喂
1.草鱼、团头鲂:补充芜萍、浮萍、青草、青菜叶等新鲜饲料。
2.青鱼:增喂轧碎的螺蚬肉。
3.鲢鳙鱼:适量投喂麦麸、玉米糠、黄豆粉等,搭配青绿饲料。
4.投喂规范:定时、定点、定质、定量,日投喂量占鱼种总重的3%,未达规格的鱼不宜停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