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体颜色是判断水质好坏的依据,依据水质的好坏采取相应调控措施,能提升养殖效益。
一、最佳养殖水色
1.茶色或茶褐色
水质"肥"、"活"、"嫩",主要藻类为硅藻,是优质的天然饵料,易被水产动物消化利用。
2.草绿或清爽黄绿色
水质"嫩"、"爽",透明度25~35厘米。以硅藻、绿藻为主:
绿藻吸收氮肥净化水质
硅藻提供丰富天然饵料
二、需关注的水质
1.浑绿色
透明度25~30厘米,优势藻类偏向蓝藻但相对平衡。需注意控制,否则易老化成"铜绿水"。
2.浑浊暗灰及蓝绿色
透明度低,含较多不易被消化的藻类(如颤藻),应及时换水。
3.草绿带红色浮膜
浮游植物以裸藻、绿藻为主,有"朝红夕绿"变化。长期发展会影响鱼类食欲,可用生石灰或硫酸铜调节。
三、需改善的水质
1.黑褐色与酱油色
因有机废物积累导致,多发于底质恶化的老塘。可通过换水或使用改良剂调节。
2.团簇状淡红色
多为枝角类浮游植物过度繁殖,可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或使用杀虫剂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