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梭鱼几种方式

2023-05-11 19:51

一、人工港养

在选择好的地点人工挖沟筑港,兴修堤坝、建闸、辟滩,建设人工养鱼港,将那些无生产力的荒滩废地改造成有生产力的鱼港。

1.筑堤:根据地形在围港四周筑堤,堤的高度应超过最高潮水位1米以上。堤宽视具体需要而定,但至少也不应少于1米。坡度为15度~70度,这样才能保证港内水位及防止鱼虾逃逸。

2.挖沟:挖沟常限于人力、物力,不能多挖,所以要合理布局。开挖若干纵横连通的水沟,一方面用于引潮纳苗,另一方面是使港内储足水,为鱼、虾创造适宜的栖息水域及洄游生长的场所。沟渠的深度、宽度依地势高低而定,但宁宽勿窄,宁深勿浅。渠沟一般分为四种:中心沟面对大闸,引潮纳苗,为鱼虾苗入港的主要渠道,水面要宽,水要深,一般宽6米~7米,深1.5米~2米;清水沟与中心沟平行,位于港的中央,沟深水清,宽3米~4米,深1.5米~2米,水面平稳,水温较恒定,为鱼虾栖息、生长及高温季节庇护的场所;横沟支沟由中心沟向两侧分开纵横的小沟,沟窄无定形,都是鱼虾畅游、上滩索饵、活动的通道;边缘沟围绕鱼港周围的小沟,用以排出积水,调节水量。中心沟与边缘沟要有一定坡度,以便进水、排水。

3.设闸:分大、中、小闸。大闸也称纳潮闸。设在港内水源畅通、地势较低、于中心沟近河端处,以便引入潮水纳鱼虾苗之用。中闸也叫旱闸,设在港内地势较高的地带,用以纳苗后引进河水调节港内水质、水量,一般高1.5米,宽1.5米~2米。小闸也称倒流闸或放水闸,高、宽各1米,建在边缘沟端,地势较低,与边缘沟相连接,用它排除港内积水,以引进新水使大闸继续纳苗、调节水质,增加港水肥力。为了在纳苗期提高纳苗量,有的在小闸之外添设一面大闸,进行双闸倒流纳苗。在生产中为了出苗、虾方便,在全港最低处清水沟近段设一个大小与中间相仿的出鱼闸,叫流箔闸,闸外装置流箔,放水流出以捕鱼虾。

4.辟滩:养鱼港面积很大,不能全部挖沟,沟外有宽广的浅滩,纳潮后会积水,成为鱼、虾索饵、活动的场所,即为鱼、虾的“牧场”。如人力允许,建港时最好进行辟滩清理,创造更好的牧场。

5.纳苗:由于咸淡水养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,因此无论是天然港养或人工港养,从纳苗到收获,一般生产周期只有4至4个半月,必须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和计划。4月底以前,对港地设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进行清港溜沟,在涨潮时,提起全部闸门,放水入港,反复注排水3次~4次,冲洗港内积存盐碱和腐殖质,在开闸排水时冲疏大小沟渠。诱纳鱼、虾苗进港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,必须具有操作闸门的技巧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。从芒种到小暑是纳苗时期,鱼、虾苗随着潮流入港。纳苗可分为大闸纳苗,即涨潮时提大闸,水流入港内,鱼、虾苗则顺流而下入港,此时,流速要掌握大于鱼苗游速,以免已纳入的鱼、虾苗逃出。纳苗中期,港内鱼虾增多,且逐渐长大,游泳能力也增强,故再提闸纳苗时,闸外水位要高于港内水位7厘米以上,才能保证鱼、虾不致外逃。纳苗后期则应高出闸内水位10厘米时才能提闸。同时在闸门的里边,插入八字箔,减少鱼、虾苗逃出的可能性,八字箔开口大小,应与进水的流速成正比。小闸诱苗,落潮时关大闸,提小闸,使港内的清水向外流出,流出的水温度较高,利于梭鱼顶流喜温习性,将苗引进小闸外沟中,这时部分鱼苗逆游入港,另有部分鱼苗集中于外沟,待潮上涨至港内水位相近时,小闸排出的水流速减缓,此时把小闸全部提起,这时鱼苗就可以全部从闸门入港,然后关闭小闸。因梭鱼苗具有逆流性与喜温性,因此小闸在纳梭鱼苗时的数量上经常超过大闸。

二、养殖管理

养殖期港内的水质、水温、水量等必须调节,适合鱼、虾生长,调节港内水质是港养的主要管理工作。常换水可保持良好的水质,同时换入新鲜水可带入活的生物饵料和增加水的肥力。港中磷酸盐的含量是决定水质肥瘦的主要条件之一。河水含有充足的磷酸盐类,在闭闸后,港内的含磷量逐日渐减,当下降到3毫克/升~4毫克/升以下,就要受影响。因此要适当放入部分河水。施肥是增加港中磷、氮等物质使水质肥沃的措施,以发酵后的人畜肥堆积在港内浅水处或盛入篮筐投放沟边,经数天浮游生物即可大量繁殖,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,在整个养殖期,港内水质保持清新、肥沃,pH7.6~8.5,比重1.008~1.010,溶氧量5毫克/升~7毫克/升,含氮量4毫克/升~5毫克/升,含磷量0.4毫克/升~0.8毫克/升,对鱼虾的生长是比较理想的。在4个多月养殖期间,正值雨季,必须注意防汛,提前做好修堤补埝,检修堤闸工作。

三、池塘养殖

有两种形式,一种以淡水家鱼为主,混养10%~20%左右的梭鱼;一种以梭鱼为主,混养淡水家鱼。前一种养殖形式已被普遍采用,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;后一种养殖形式由于单产较低,收益少,因此不被群众欢迎。梭鱼主食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,与家鱼混养不争食,还能利用草鱼粪便为饵。在成鱼阶段,除根据条件投喂一定商品饵料外,施以粪肥、绿肥或经过处理的污水、肥水,都能取得好的生产效果。一般每亩鱼池混养当年的梭鱼苗10%~20%或100尾~150尾,年底即可长到条重300克~400克。在不增加投饵、不影响其他养殖鱼产量的情况下,平均可增产25公斤~75公斤。亩产250公斤的混养比例:1龄梭鱼种200尾,2龄梭鱼种100尾~200尾,白鲢鱼种100尾,花鲢鱼种50尾,罗非鱼小片450尾;亩产500公斤的混养比例:1龄梭鱼种300尾,2龄梭鱼种500尾,白鲢鱼种240尾,草鱼鱼种150尾,鳊鱼150尾,鲤鱼40尾。

四、海水鱼虾混养

在养虾池里混养、套养鱼类能提高虾池产量及经济效益。适宜在虾池里混养的鱼类主要有梭、鲻鱼及罗非鱼。在虾池中混养、套养梭鱼,可在不增加投饵量和不影响对虾产量的情况下,每亩增收25公斤梭鱼。但一般要在对虾4厘米~5厘米以上时才开始往虾池内放养梭鱼苗,规格10厘米左右,每亩100尾~200尾。

五、盐田养殖

即“盐洼子”养殖。利用盐场贮水池养虾,梭鱼在此类养殖中产量占40%~60%。盐田养殖不需花费资金筑造设施和挖建鱼池,因此成本低,易于推广,但渔、盐生产上用水的矛盾难以解决。

(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,仅供参考)

推荐文章

© 2024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