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闲田养田鱼后期的管理技术

2023-05-13 19:09

冬闲田养鱼从晚稻收割开始到第二年5月,时间长达7个多月。如今已过去3个多月,前段时间经历了寒冷天气的考验,全县冬闲田养鱼形势良好,面积比上年略有增加,估计全县约有7000亩左右。

在饲养方面,放养鱼种数量一般每亩20-30公斤,多的达100-200公斤。养户普遍投饵施肥,有的安装了塑料网以防鸟害,有的加高田埂、田内开沟、搭棚,工程设施较完善。但也有部分农户管理粗放,放养密度低,不投饵,田水浅,损失较大。

当前技术措施:

一、保证水源安全

近期雨水较多,要利用有利时机加深水位,争取达到0.5-0.7米。防止有害有毒物质流入大田。寒冬季节要注意水位稳定,减少鱼的应激反应。如果天气晴好,可降低水位,以利田水升温,晚上加深田水保温。此外,要检查遮荫棚,如有损坏及时修复。

春后水温上升,鱼迅速生长,要加强水质管理,一般20天左右换水1次,并根据水质变化施生石灰,每亩10-15公斤。交替使用光合细菌效果更佳。

二、重视投饵施肥

投饵原则为前期多投,中期少投,后期多投。目前1-2月份日投饵率控制在0.5-1%,3-4月水温升高后可增至1-2%,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

施肥目的为培肥水质和提供鱼饵料。方法有两种:一是堆肥,每亩500-1000公斤,堆顶覆盖稻草并涂田泥,自然发酵。春后水温升高,堆肥不宜过多;二是施发酵有机肥,水温高于10℃时定期施入,调节水质。

三、严防鸟害

近年来鸟害频发,影响养鱼效益。预防方法包括加深田水、水面养萍或安装防鸟网。防鸟网成本较高,建议由重点户示范推广,相关部门可给予支持。

四、严防病害

早春水温上升,病害风险增加。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施生石灰、投喂药饵、勤检查等。发现水霉病、小瓜虫病、烂鳃病等要对症治疗。

五、捕捞上市

春节临近,市场需求增加,达到商品规格的鱼应及时上市,提高经济效益;规格较小的鱼类可继续留塘饲养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