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鱼出血病综合防治措施

2023-05-14 08:33

一、危害对象

草鱼、鲫鱼、鲮鱼、鲤鱼,甚至鲢鱼。

二、症状

头部、眼眶、鳍基部、鱼体腹部点状或斑块状出血,鳃丝出血或苍白,有时有腹水,鳍条末端腐烂。

三、病因

1.由细菌引起的鱼病,多是条件性致病菌所致,在水体环境没有恶化之前不会发病。只有当底质、水体环境恶化,鱼体抵抗力下降,同时细菌大量繁殖时才会暴发。

2.长期投料导致鱼粪便污染底层水体,塘底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,产生的硫化氢、亚硝酸盐、氨态氮等有毒气体积聚,降低鱼体抵抗力。

四、防病措施

1.坚持“以防为主,防重于治”的原则,注重日常管理。

2.草鱼鱼种注射“三联体疫苗”。

3.彻底清塘,暴晒池底至发白、裂开。

4.蓄水前用生石灰(100-150公斤/亩)或漂白粉(10-15公斤/亩)全池泼洒。

5.鱼种入池前用3%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。

6.合理密养和混养,避免超负荷养殖。

7.使用中高档饲料,减少粪便排放。

8.每20-30天拉网搅池一次,促进有机物氧化。

9.拉网后用生石灰(15-20公斤/亩)或消毒剂消毒。

10. 高温季节加注新水或换部分池水。

11. 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-2小时。

12. 注意池塘卫生,不直接排入未经发酵的粪便。

13. 勤除杂草,投料遵循“四看四定”原则。

14. 轮养不同鱼种,提高免疫能力。

五、治疗方法

1.早发现、早治疗,采取“外消内服”综合措施。

2.水体消毒:

漂白粉:0.4-0.5公斤/亩·米

强氯精:0.15-0.25公斤/亩·米

二氧化氯类消毒剂(如“克菌王”)

生石灰(15-20公斤/亩·米),需与含氯消毒剂间隔2-3天使用。

3.内服药:

土霉素:5-7克/100公斤鱼·日

磺胺类药:10-20克/100公斤鱼·日

氟哌酸(2-4克/100公斤鱼·日)加恩诺沙星(1-2克/100公斤鱼·日)

中药:大黄、板蓝根等(0.5%-1%用量)

4.药饵制作:

将药物溶于水后浸饲料1小时,外层勾少量面粉防止流失。

或用面粉糊敷于饲料表面,晾干后投喂。

六、注意事项

1.根据实际情况操作,避免随意加量。

2.用药期间开增氧机,防止缺氧或中毒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