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出血病
1、病症: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。病鳝体表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出血斑。以腹部和身体两侧最多,肛门红肿。解剖检查病鳝的鳃、肝、肾均有出血点,腹腔和肠道内积有淡黄透明状液体。病鳝游动无力,头常露出水面,呼吸困难。临近死亡时,不停地按顺时针方向打圈翻动而死亡。此病当水质恶化时容易发生。流行期为5-9月。
2、防治方法:(1)用生石灰彻底清塘,定期更换池水,及时清除残饵。(2)鳝苗放养前用3%食盐水浸洗3-10分钟。(3)发病池用0.3×10-6强氯精全池泼洒。同时内服磺胺口塞唑药饵,每100千克鳝鱼每天用药10克拌入饵料投喂,连喂3-6天。
二、打印病
1、病症:由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引起鳝鱼体表充血发炎。象盖图章一样,接着病灶处表皮腐烂,直到露出骨胳和内脏。流行期为5-9月,尤以夏季更为常见。
2、防治方法:同出血病。
三、烂尾病
1、病症:由于机械性损伤引起气单胞菌感染,病鳝尾柄充血发炎,随着病情发展,肌肉出现坏死溃烂,严重时尾部烂掉,尾椎骨外露。病鱼活动无力,终至死亡。此病全年可见,以6-9月常见。
2、防治方法:在捕捞、运输时要防止机械损伤。放养密度要适当,经常注意改善水质。
四、肠炎病
1、病症:由于投喂腐败变质饲料,细菌感染,致使肠道充血发炎,轻压腹部有血水或黄色黏液从肠内流出,肛门红肿。病鱼食欲减退,体色发黑。以夏季发病为常见。
2、防治方法:(1)加强饲养管理,不投变质饲料,及时消除残料防止池水恶化。(2)发病池用1×10-6漂白粉全池泼洒。内服大蒜头药饵:每50千克黄鳝每天用大蒜头250克捣烂后加入食盐250克均匀拌入饲料投喂,连喂3-5天。
五、赤皮病
1、病症:在捕捞、运输过程中因操作不慎,皮肤受伤引起荧光极毛秆菌感染所致。病鳝体表局部出血发炎,表皮黏液脱落,出现很多红色斑疹。严重时肌肉逐渐腐烂坏死。以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期。
2.防治方法:(1)1×10-6漂白粉全池泼洒,连续3天。(2)用2.5%食盐水浸洗病鳝15分钟。(3)内服磺胺口塞唑药:用药量和用法同出血病。
六、水霉病
1、病症:由于鳝体受机械损伤或相互咬伤及敌害生物侵袭致伤,伤口被水霉菌感染所致。病灶处可见霉菌孢子向外长出旧棉絮状的白色菌丝,患处肌肉腐烂。此病主要流行于春秋两季。
2、防治方法:(1)用0.04%食盐和0.04%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。(2)用3×10-6亚甲基蓝全池泼洒。(3)轻度水霉病,可用5%碘酒涂抹患部或用3%-5%食盐水浸洗病鳝3-5分钟。
七、棘头虫病
1、病症:病鳝前肠寄生有隐藏新棘虫,虫体呈白色圆筒状,成虫长20毫米左右,它以吻部扎进肠黏膜内,吸取营养,引起肠壁发炎,严重时造成肠管堵塞或肠穿孔。病鱼身体瘦弱,丧失食欲,肛门红肿。
2、防治方法:每100千克黄鳝每天用90%晶体敌百虫10克拌入饲料投喂,连喂6天。同时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,使池水成(0.3-0.5)×10-6浓度。
八、毛细线虫病
1、病症:由毛细线虫寄生黄鳝的后肠而引起。乳白色的虫体细小如线,体长2-11毫米,其头部钻入肠壁黏膜层,破坏组织吸取营养,大量寄生时会引起鳝鱼死亡。病鳝时常将头伸出水面,腹部向上或作挣扎状滚动。
2、防治方法:(1)每100千克黄鳝每天用90%晶体敌百虫10-15克均匀拌入饲料投喂,连喂5-7天。(2)中草药合剂:每100千克黄鳝每天用贯众、荆芥、苏梗、苦楝树根皮合剂600克(比例为16:5:5:5)加入相当于总量3倍的水煎至原水量的1/2,倒出药汁,再煎第2次,将两次药汁拌入饲料投喂,连喂6天。
九、蛭病
1、病症:中华颈蛭寄生黄鳝头部附近及鱼体两侧,以吸取黄鳝的血液为营养。病鳝表皮组织受损,引起细菌感染,严惩时导致死亡。
2、防治方法:(1)用3%食盐水浸洗病鳝5-10分钟。(2)用0.5×10-6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,第2天更换部分池水后再按原药量泼洒1次,第3天彻底更换池水。
十、发烧病
1、病症:因放养密度过大,又不及时换水,鳝体表面大量分泌黏液,发酵释放出大量热量,使水温突然上升到40℃以上,导致水中溶氧下降。病鳝呈极度不安,相互缠绕,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。
2、防治方法:(1)放养密度要适当,夏季要及时注、换水。在池内混养一些泥鳅,可减少黄鳝缠绕。(2)发病池彻底换水后,用0.7×10-6硫酸铜全池泼洒。
十一、感冒
黄鳝从一个水体转移到另一个水体,两个水体水温差相差3℃以上,黄鳝就会发生感冒,体表分泌大量黏液并出现激烈挣扎、翻滚游动现象,严重时呈休克状态而死亡。
黄鳝池平时换水或加水时温差不要超过2℃。如外来新水温度过低或者用井水,必须经太阳暴晒数天后,温度适合时,才能放水入池塘。当秋末冬初气温下降至15℃以下时,黄鳝摄食减少而进入越冬状态,此时应排干池水,并在池底铺上一层稻草保温。
十二、梅花斑病
1、病症:该病由细菌引起,病鳝背部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的黄色圆形病斑。
2、防治方法:在饲养池里放养3-5只蟾蜍可预防此病。已发病的池可用1-2只蟾蜍,将头皮剥开,用绳系好,在池内反复拖几次,1-2日即可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