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过后,气候逐渐凉爽,鱼种生长由增加体长转入增加体重。抓住秋季鱼种培育,促进鱼种长膘肥壮,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。
首先调整密度,大小分养。选择气温较低、天气晴朗的日子,对原鱼种塘的鱼种拉网锻炼,然后将鱼种集中于网箱内过筛分选。达到16厘米以上的鱼种投放到成鱼池中混养;15厘米以下的鱼种可分成大、中、小3种规格,稀放分养。视鱼种塘周转情况灵活掌握。
其次加强施肥投饵。鱼种分养后要及时施肥投饵。主养草鱼种的,每天除喂足浮萍、嫩草、菜叶、木薯叶外,还要补给精料。每万尾鱼种日投喂花生麸或配合颗粒饲料2-3公斤。投喂时应先喂青料后喂精料。5-7天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人畜粪100公斤或过磷酸钙4公斤,同时每天投喂花生麸或玉米粉2-3公斤。配养草鱼种时还要投喂一定的青料。
再次调节好水质。主养草鱼种塘水质要求清新,透明度40厘米左右,4-5天注1次新水。主养鲢、鳙鱼种塘透明度30厘米左右,10-15天注1次新水。此外每15天每667平方米施放生石灰15-20公斤调节塘水酸碱度。
最后注重防病和日常管理。秋季特别是草鱼病较严重,每月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的鱼塘用生石灰15-20公斤或漂白粉0.75公斤或强氯精0.2公斤化水全塘泼洒,同时定期投喂药饵。坚持每天早晚巡塘,观察水质变化,特别注意防止泛塘发生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