茉莉花的种植养护

2019-05-23 14:05

茉莉花的种植与养殖方法

茉莉花简介

茉莉花,别名抹丽、茶叶花,为木樨科茉莉花属多年生常绿小灌木,原产于印度等地。其株形小巧秀丽,叶色翠绿,花朵洁白,芳香浓郁,被誉为众香花之首。花期以夏季最盛,适合摆放在庭院、阳台或窗台,是一种常见的芳香型盆栽植物。

---

一、生物学特征

茉莉花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,怕冻、怕旱、不耐涝。日平均温度需达19℃以上才萌芽,25℃以上方能孕育花蕾,从花蕾形成到开花约15天。最适宜开花温度为32~35℃,温度超过37℃时香味会变淡。耐寒性较差,-3℃时地上部分易受冻害。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中,忌碱性土和粘重土。光照不足会导致枝叶徒长、开花减少。

---

二、繁殖方法

茉莉花可采用扦插、分株、压条三种方法繁殖,其中扦插最为常用。

1.扦插繁殖

时间:4~10月均可,以梅雨季节最佳。

步骤:

1.选择成熟健壮的1年生枝条,截取长约10厘米的插穗,保留顶端1对完整叶片,其余摘除。

2.插入疏松的砂质基质中,深度为插穗的2/3,保持湿润并遮荫。

3.约20天发根,50天后长出新枝叶,2个月后即可移栽。

水插法(适合家庭少量种植):

1.将插穗放入装有清水的容器中,顶端露出水面1/3。

2.保持水温高于20℃,避免阳光直射,每2~3天换水一次。

3.10~15天后生根,根系发达后可移栽至土壤中。

2.压条繁殖

生长季选取近地面的健壮枝条,在需生根部位环剥或刻伤后压入土中,覆盖土壤并固定,保持湿润。3~5个月后生根,切断与母株的联系即可独立栽植。

3.分株繁殖

结合春季换盆进行,将母株周围的分蘖株切下,保留适量根系和枝叶,栽植后遮荫保湿促进成活。

---

三、栽培管理要点

1.栽培基质

选用疏松肥沃、富含有机质的弱酸性砂壤土,可将晒干的塘泥、腐殖土、有机肥与河沙混合使用。

2.肥水管理

施肥:生长期勤施复合肥,孕蕾期增施磷酸二氢钾促花。花后及时补充养分,促新枝萌发。秋冬季减少施肥。

浇水:春季每2~3天一次;夏季早晚各一次,需喷水增湿;秋季每天一次;冬季控水,避免盆土过湿。

技巧:花蕾初现时适当控水(傍晚再浇),可促使花朵饱满整齐。

3.整形修剪

春季修剪:萌芽前疏剪弱枝、病虫枝,短截一年生枝至基部4节。

生长期修剪:剪除徒长枝、过密枝,改善通风透光。

更新复壮:老龄植株可重剪至基部,促发新枝恢复活力。

4.摘蕾促花

春季初生的第一批花蕾因温度不稳定,常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,促发更多新梢,为后续开花奠定基础。

---

四、注意事项

避免长期荫蔽,否则枝叶细弱、开花减少。

夏季高温时注意遮阴,防止花朵萎蔫。

北方冬季需移入室内,保持温度在5℃以上。

茉莉花通过合理养护可四季常青,夏季花香满室,是家庭园艺的优选植物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