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桐球别名山矾花,科属海桐花科,海桐花属植物,原产地及主要分布原产宜溧山区,生林下或沟边,各地也多栽培,为园林绿化观赏树种。
一、形态特征
海桐球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高2-6m,树冠球形,侧枝轮生,老枝灰褐色,嫩枝绿色,全株有一种淡淡的特殊气味。叶互生或簇生于枝条顶端,革质。表面浓绿色,具蜡质,极光亮,倒卵形,长5-12cm。顶生伞房花序,花白色或淡黄绿色,径约lcm,具香气,蒴果近球形,种子鲜红色。花期5月,果期9-10月。
二、繁殖方法
海桐球繁殖以播种为主,也可扦插。播种繁殖,海桐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,10月份果实由青转黄开裂时即可采种。种子采收后用草木灰或碱水浸泡,搓去粘胶,随即播种。可开沟点播,行距20-25cm,株距3~5cm,覆土1~1.5cm.播后覆盖稻草保墒防冻,翌春可发芽。若春播,需将种子用草木灰水或碱水浸泡,搓去粘胶,用清水洗净,放阴凉通风处贮藏,切不可在强光下曝晒,翌春播入苗床,约60~70天发芽。扦插以4—5月扦插成活率最高,采顶端15cm长的充实枝条作插穗,基质以砂壤为宜。保留生长点部分的几枚小叶插入苗床中。株行距以小叶互不相搭为准,约3cm×5cm,人土深6—8cm,蔽荫养护40—50天发根,待立秋后形成大量根系时再进行移栽或上盆。
三、养护管理
海桐球喜光,在半阴处也生长良好。夏季可放室外,如有条件,可放阴凉处。强光对植物没有危害。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润湿土壤耐轻微盐碱,能抗风防潮。生长适温15—30℃。冬季放于冷凉而不冻的室内。海桐较抗旱。夏季消耗人量水分,应经常浇水;冬季如所处温度较低,则浇水量应相应减少。空气湿度应在50%左右。要求肥沃上壤。生长季节每月施1-2次肥,平时则不需施肥。幼株每年换一次盆,成年植株每2—3年换一次盆。盆上用1/3腐叶土加2/3粘土或壤土混合配制。萌芽力强,耐修剪。可于每年春季修剪成各种形状。海桐虽耐阴,但栽植地不宜过阴,植株不可过密,否则易发生吹绵蚧为害,开花时常有蝇类群集,应注意防治。
四、病虫害防治
主要虫害是蚧壳虫中糠蚧和吹棉蚧。这两种蚧壳虫都是属刺吸式害虫,其体外有一层蜡膜,故一般的杀虫剂效果均不佳。用吡虫啉或吡虫啉的改良剂,如万里红,顶红等,其效果较好。发现虫害,可用万里红稀释3000倍喷雾灭杀.除此之外,开花期常有蝇类群集,应注意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