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菖蒲是多年生草本花卉,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。花形美观、色彩鲜艳、瓣如薄娟,十分惹人喜爱,自然开花有的在春季、有的在夏季。为促其提前开花或延迟开花、拉长上市时间、增加唐菖蒲切花的经济效益,经过园艺专家的实践,总结出了其花期调控五法:
一、调控播种期
唐菖蒲生长周期品种间差异较大,早熟种50天~60天、中熟种65天~80天、晚熟种80天~120天。为准确安排切花上市时间,一般用倒数法,即从切花上市时间倒算出栽植时间,同时应根据各品种生长周期安排不同品种的播种时间。
二、调整光温条件
长日照花卉,每天光照需14小时以上。根据这一特点,可通过遮光将唐菖蒲每日能接受光的时间缩短到10小时~12小时以内,以达延迟开花的目的。此措施仅能影响开花在一周内变化为宜。
三、促进提早开花
唐菖蒲具有休眠性,一般休眠在30天~90天。打破休眠的方法以低温处理较多,将其置于0~4℃条件下,冷藏30天~50天。也可把其球茎浸泡在30℃温水中两周;或将球茎悬挂于温室内30天,然后在27~32℃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左右。生长调节剂可用800毫克/千克的矮壮素水溶液浇灌唐菖蒲球茎3次可使开花数量增多。
四、延迟球茎休眠
球茎休眠期其球茎如果在一直保持低温、干燥的环境条件下,球茎就能不断维持休眠状态,不会萌发生长,以达到推迟花期的目的。当需要开花时提前升高温度,使其球茎结束休眠。
五、采收贮藏管理
唐菖蒲的采花以最下面的一朵花初开时为适收期。剪花时要给植株留下基部3片绿叶,让球茎继续膨大。掘取球茎以叶片先端约1/3枯黄时为好,起挖后剪去叶片,将球茎晾晒数小时。将新球、子球分级装入浅箱,置于干燥、通风、温度在5C~llC的条件下贮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