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地花卉气害的发生与防治

2019-08-25 12:46

保护地花卉气害是指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,由于土、肥、气、温管理不当,导致有毒气体产生并积累,危害花卉生长。特别是在冬春季节,因气温低、棚室透气性差,容易发生气害,影响花卉生长和观赏价值,甚至导致植株死亡。

气害发生的原因

1.施肥不合理: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或过量的化肥,容易产生亚硝酸气体、二氧化硫、氨气等有毒气体。

2.加温不科学:使用劣质煤或煤炭燃烧不完全,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。

3.其他原因:薄膜质量差、用药过度等也可能引起气害。

气害的种类

1.亚硝酸气体中毒:土壤呈酸性或氮肥过多,亚硝酸气体积累并释放,导致叶片黄化、枯萎。

2.氨气中毒:施用铵态氮肥后产生氨气,造成叶片水浸状斑点,严重时整株死亡。

3.二氧化硫气体中毒:煤火加温时燃烧不彻底或烟道不通,产生二氧化硫,破坏叶绿体,导致叶片脱水、干枯。

4.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中毒:含有此类增塑剂的塑料薄膜或制品在保护地中使用,导致幼苗叶片变黄、变白,严重时枯死。

5.乙烯和氯气中毒:聚氯乙烯薄膜挥发出的乙烯和氯气,导致叶片下垂、变黄甚至脱落。

6.一氧化碳中毒:煤火加热时产生一氧化碳,导致叶片变色、坏死。

7.用药过度:过量使用烟雾剂或熏蒸剂,导致叶片黄化、干尖。

气害的简易诊断

1.外形诊断:根据花卉的受害症状、叶位及受害部位的界限进行判断。

2.检测棚顶露滴酸碱度:通过测定露滴的pH值,判断是否存在氨气或亚硝酸气体。

综合防治措施

1.合理施肥:以优质土杂肥为主,减少氮肥使用,施用有机肥前需充分腐熟。

2.及时通风换气:每天早晨检测露滴pH值,适时通风,尤其在施肥后或低温季节。

3.精心管理,安全加温:使用优质煤,确保煤炉燃烧充分,避免有毒气体产生。

4.选用优质塑膜:使用聚乙烯无滴膜,减少农膜自身有毒气体挥发。

5.正确使用化学药剂:避免过量使用烟雾剂或熏蒸剂。

6.补救措施:发现中毒症状时,及时浇水、施肥、松土,并喷洒碳酸钡、石灰水等进行缓解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