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把手教您种朱槿牡丹

2019-10-30 12:05

朱槿牡丹的种植与管理要点

光照

朱槿牡丹属于强光照植物,不耐阴。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,阳光充足时,植株枝条粗壮、叶色浓绿、花朵大且花色鲜艳,抗病害能力强。若阳光不足,则易出现枝条细弱、叶色嫩黄、花朵少且花色黯淡的情况,同时植株容易受病害侵袭。

温度

朱槿牡丹对温度要求较高,冬季不耐霜冻,气温低于10℃时应移入室内越冬,否则易受冻害。夏季可耐受36℃高温,但超过38℃时生长会受抑制,此时若通风不良,植株也容易感染病害。

水分

朱槿牡丹喜湿润环境,但不耐积水。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有一定湿度,避免完全干透再浇水,应采用“见干即浇”的方式,及时补充水分,同时注意排水,防止烂根。

土壤

地栽朱槿牡丹对土壤要求不高,只要排水良好即可。盆栽时需注意两点:一是避免使用纯园土,以防板结,建议掺入沙质土或蜂窝煤渣改善结构;二是施足有机底肥,满足生长期养分需求。

繁殖方式

扦插繁殖

适宜在5-10月生长旺盛期进行,成活率最高。选择一年生未完全木质化的枝条,剪成长约10厘米的小段,去掉底部叶片,保留顶部叶片,切口平整后插入沙床,保持高湿度和18-21℃室温,约一个月可生根。待根长至4厘米左右,新枝萌发时即可移栽。扦插前用吲哚丁酸处理枝条基部可缩短生根时间。

嫁接繁殖

主要用于扦插困难的品种,特别是重瓣品种。春秋季进行,可采用枝接或芽接,砧木建议选用健壮的单瓣花朱槿牡丹。嫁接苗当年即可抽枝开花。

病虫害防治

叶斑病

真菌性病害,多发于秋末气温转凉时,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,最终导致叶片脱落。防治方法包括及时移入室内保暖,并喷洒代森锌溶液。

茎腐病

多发于高温高湿的夏季,初期症状为叶片萎蔫脱落,后期枝条内部发黑腐烂。防治需改善通风,喷洒甲基托布津抑制病害蔓延。

根结线虫病

由线虫侵害根系引起,表现为根部形成瘤状物,内含线虫继续危害。防治较难,种植前应暴晒土壤灭虫,发病后可施加涕灭威颗粒剂部分杀灭线虫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