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味道鲜美可口,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。其果皮光滑,色彩鲜艳,除供食用外,还可制作盆景。用于制作盆景的苹果可选择那些植株不大、结果早、自花授粉结实能力强、果实大小适中、色彩鲜艳的品种。
用海棠、山荆子或苹果的实生苗做砧木,以健壮的枝条或中部稍靠上的饱满芽做接穗,用劈接、切接、芽接的方法进行嫁接。还可用生长多年,形态奇特古雅的老桩做砧木,1至3年生的枝组做接穗,进行嫁接。砧木的移栽在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,先种植在大小适宜的泥瓦盆中,栽种前应适当修剪,剪去造型不需要的枝条。对根系也要修剪,剪去粗大的主根,多保留侧根和须根。成活后的第一年任其生长,使枝条发育充实,根系完善。到第二年再进行嫁接。
苹果可根据树桩的形态加工制作成直干式、曲干式、双干式、斜干式、卧干式、提根式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盆景。对于幼树可对主干进行蟠扎造型,使之曲折有致,刚柔相济。对于缺乏苍老之态的树桩,可采用劈裂、雕凿或刨干的方法对树干进行处理。
定植后对苗木不进行定干处理,只进行轻短截。对树干进行弯干处理,这样增加了留芽量,缓和了生长势,有利于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,也有利于树体成形。萌芽后根据树形需要选择留枝量,尽量多留些生长势中庸的枝条。对生长势强的枝条进行摘心或拉枝。结合拉枝进行扭梢、摘心、刻伤、环剥,可培养大量结果枝,并促使其形成花芽。
苹果枝条柔软,韧性较强,可在每年的5月对1至3年生的枝条蟠扎,使其有一定的弯曲变化。根据造型的需要和砧木的品种进行提根,提根应逐年、分次进行。还可选择形态、粗细、长短合适的新鲜根系,用皮下插接的方法进行嫁接。
每年冬季或春季萌芽前对植株进行一次修剪整形,剪去病枯枝、交叉重叠枝、徒长枝及过密枝,并把过长的枝条截短。每2至3年的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换盆一次,换盆时对根系进行整理修剪,换上疏松肥沃,含腐殖质丰富的新培养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