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尾松别名山松,是两广丘陵常见树种。山松具有松树种类中特有的耐旱耐湿、耐寒耐热的特性,它对环境气候适应性强,树皮为厚鳞片组成,苍劲老辣,嶙峋纵裂,叶色四季翠绿,加上枝条柔软,容易蟠扎。经过不断的摸索,我找到了一条山松盆景制作的新路子,使山松成为盆景界的新秀。
一、挖掘时机的选择
改在立春前后、端午节前后和大暑前后的三段时间进行野外挖掘和假植,但最好避开清明前后和深秋至小寒这两段时间。因为清明前后,雨水集中,虫害较多,上盆后容易烂根,且下山树坯生机较弱,天牛等桩心虫喜欢在半死不活的山松上产卵,易把树桩蛀死。而深秋至小寒期间,由于气温低于16C,山松处于长时间冬眠状态,遇上寒风,容易失水而坏死。
二、挖掘方法
改传统的裸根挖掘为带泥团挖掘。与杂木相比,山松的须根较少,根部伤口萌发新根较少,因此,山松野外挖掘必须带泥团,泥团的大小为树径4-5倍,厚度可视树的大小以25cm~50cm为宜。挖掘可断其主根,多留须根。当树坯已挖掘至所需的泥团大小和厚度后,必须用车胎剪成的胶条捆紧,方可断其主根,离土后再用纤维布包扎并重新捆上胶条,快速运回上盆栽植,浇足定根水。
三、日常养护
山松养护期间要采取"大水大肥"促根促枝。山松是亚热带植物,它长期处于高湿多雨的环境下生长,野外山松的生长环境表明,潮湿坡地的山松明显比山岗上缺水的松树生长旺盛。施肥可采取"薄肥勤施"方法,每15至20天施薄肥一次。浇水应采取"见干见湿"的方法,春冬两季中午浇水,傍晚喷叶,使盆土温度与水湿相适应,夏秋两季水分蒸发大,要早晚两次浇水。
四、造型方法
对野外挖掘的树坯先采用岭南派的蓄枝截干法去掉不必要的枝干,剪裁后每条枝都必须留出一至三个芽位。对硬直的枝干,使用专门工具用人为作用进行蟠曲和"粗扎细剪"。在秋季把带有针叶的枝芽剪掉二分之一左右,只留8至10根针叶,使营养回缩即可迫芽。枝条的蟠扎,可采用苏派和海派的吊、拉、顶、带、压的方法,蟠扎时间最好选择三伏天进行。
五、嫁接技术
山松嫁接采用两种方法:一是靠接法,在山松停止产脂的生长期,利用自身或体外枝条作接穗,与砧木交接口削成长度和口径同样大小的切口,把形成层对齐绑扎严实。二是串枝法:即在山松砧木上钻一与接穗枝条口径同样大小的小洞,接穗最好利用自身枝条,接穗前端多用塑料带包扎好,拉出树洞后多把砧木洞口绑扎严实。砧木钻孔最好不要用电钻,以免损伤木质和皮层的组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