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都知道,树木盆景在选材上,通常以小叶为优先选择条件,盆景是浓缩的艺术,必然要求叶片要小,而植物的先天因素决定了叶片的大小,要想达到小叶的最佳观赏效果,除了使用嫁接法更换优良品种外,那就要用控叶法来达到小叶的目的。在盆景造型制作中,控叶的方法通常有水控法、药控法、光控法以及剪叶法。
一、水控法
水控法的操作主要是在植物的发芽期,通常在春季和秋季植物萌芽后,适当的进行扣水,让盆土保持偏干的状态,一直到展叶后,叶色变深后,再转入正常的养护。控水法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浇水的火候,浇早了失去效果,浇晚了引起树体脱水。因此,在控水期间一定要细致观察,当发现枝叶萎蔫时就要及时补充水分。
二、药控法
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适当的控制,达到小叶的目的。使用较普遍的有多效挫、比久、矮壮素等,这些生长调节剂使用后能使植物节间变短,叶片变小,效果比较明显。但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,千万不可过量,否则轻者导致生长不良,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。
三、光控法
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都喜光照,特别是落叶杂木类盆景植物,要想达到小叶的目的应全天候接受光照。即使在夏季,只要不缺水也应接受阳光的暴晒。实践证明,在弱光下植物嫩茎的节间会伸长,形成又细又长的枝条,而在充足的光照下,植物的节间会变短,形成短粗的枝条,叶片也会厚小且壮实。
四、剪叶法
剪叶法通常结合控水法使用。剪叶的时间应在植物萌芽前,施一次稀薄的液肥,剪掉整株叶片并做适当的造型修剪。如若需要参展,可在参展时间前一个月剪掉所有叶片,水肥跟上,很快便会发出新的叶片,叶片明显变小,并且嫩绿苍翠,极具观赏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