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主体,其修剪与整形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效果和交通安全。对于不同树形的行道树,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修剪方式。
一、自然式冠形行道树
对于树形优美的行道树,在不影响交通和公用设施的情况下,宜采用自然式冠形,如球形、卵圆形、扁圆形等。这类行道树以保持自然树形为主,仅需适当修剪过密枝、病虫枝等。
二、中央领导干形行道树
这类行道树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,常见树种包括杨树、银杏、水杉、圆柏、雪松、枫杨等。其修剪要点为:
1.分枝点高度根据树种特性和规格确定,郊区多采用高大苗木,分枝点在4-6m以上。
2.若顶芽受损,应选直立枝条或在壮芽处短剪,并抹去下部侧芽,保持单干延伸。
3.阔叶树种修剪时要保持恰当冠干比,一般树冠占3/5,主干占2/5。快车道旁的分枝点不低于8m。
三、多领导干形行道树
这类树种包括旱柳、刺槐、栾树、白蜡、榆树等,其特点为主干干性不强。修剪要点:
1.分枝点高度一般为2-3m,保留5-6个主枝;
2.主枝间距较短,形成自然卵圆形或扁圆形树冠;
3.每年主要修剪对象为密生枝、枯死枝、病虫枝和伤残枝等。
通过合理的修剪整形,不仅能保持行道树的优美形态,还能确保其在城市环境中健康生长,发挥最佳的绿化效果和生态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