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

2021-08-26 19:47

茉莉白绢病是茉莉花最严重的一种病害。发病严重时,造成植株枯死,影响产量。

一、发病症状

病害发生在根颈和根部,条件适宜时可蔓延到下部叶片。根颈部位变褐腐烂,逐渐蔓延扩展,产生白色绢丝状薄膜,多呈辐射状。严重时全株死亡。菌核初为白色,逐渐加深成黄色、茶褐色直到深褐色,油菜籽状大小。

二、发病规律

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、病株残体、杂草上越冬,菌核在土壤中存活4年以上。病菌以菌丝在土壤中蔓延,远距离传播靠流水或病苗、病土、病盆的人为转移。高湿度容易发病。

三、防治方法

1.园艺防治:

实行轮作,病盆土集中处理。有机肥要充分腐熟;繁殖材料要从无病植株上剪取;温室越冬时避免密集堆放。

2.拔除病株及土壤消毒:

早期发现被害植株应及时拔除并烧毁或深埋,病穴灌洒86.2%铜大师800-1200倍液或50%代森铵500倍液。拔除病株工作应在菌核形成之前进行。

3.药剂防治:

发病后用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%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植株茎基周围土壤。盆土可用木霉麸皮制剂防治。

4.合理施肥:

有机肥料应作为基肥深埋土壤下层。如用作追肥,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施用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