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区域辽阔,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。由于北方地区的干旱少雨以及温度问题,我国北方地区的树木种类较少。随着城市化建设,对城市进行绿化需要大量树木移植到北方地区。近年的实践表明,樟子松大树的引进取得了一定效果,能够在短期内满足城市绿化需求,对改善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。本文重点探讨樟子松大树移植的关键技术要点。
1 樟子松移植前准备工作
樟子松属于乔木类别,树冠呈椭圆形或圆锥形,雌雄同株,具有耐寒特性,可承受-40~-50℃低温,是一种旱生植物,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。
移植时间应选择在休眠期进行,此时树木生长需求量较少。最佳移植时间一般在早春或深秋,可最大程度提高成活率。移植地选择应考虑实际需求,樟子松耐寒性强,可在砂石土地中生长,对地质条件和温度变化要求不高。
2 樟子松大树的修剪和挖掘
移植前需对樟子松进行适当修剪,除去必要主干外,剪除部分枝条,同时保持树体美观。挖掘时应根据树根大小确定土径,一般为树根的8~10倍,尽可能保留根部土壤。
3 樟子松大树的移植管理
移植前10天准备适宜尺寸的土坑,深度为土径半径的1.5倍,穴底回填疏松泥土。移植前浇水增加土壤湿度。填埋时,优先将湿润土壤贴近根部。对于苗圃地移植,可适当提高土堆高度并用砖块围砌,促进根系发育。
4 樟子松大树移植后的管理
移植后应及时浇水,第一次浇水需完全浇透。可在茎叶上喷洒水分辅助吸收,水中可添加生根养料促进生长,提高成活率。
在樟子松大树移植过程中,要重视各环节的技术要点,特别是移植前准备、修剪挖掘及后期管理工作,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移植成活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