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理施肥是板栗树基地丰产的重要基础。基肥应以土杂肥为主,以改良土壤,提升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,补充较全面的营养元素。施用时间以采果后秋施为好,此期气温较高,肥料易腐熟;同时正值新根出现期,利于吸收,从而促进树体营养积累,对第二年雌花分化有良好作用。
板栗喜水但不耐涝,一般出芽前和果实迅速增长期各灌水一次,有助于果树正常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升。在土质较差、肥力不足的山区,要特别注意春季灌水和雨季排涝。
整形修剪是培育丰产树形的关键措施。修剪分冬剪和夏剪。冬剪是从落叶后到翌年春季萌动前进行,主要方法有短截、疏枝、回缩、缓放、拉枝和刻伤,能促进树势和雌花形成。夏季修剪主要指生长季节内的抹芽、摘心、除雄和疏枝,作用是促进分枝,增加雌花,提高结实率和单粒重。栗树修剪时要注意树冠外围多留,内膛少留的原则。
及时疏花疏果对保证高产稳产非常重要。疏花可直接用手摘除后生的小花、劣花,尽量保留先生的大花、好花,一般每个结果枝保留1-3个雌花为宜。疏果要用疏果剪,每节间留1个单苞。
板栗对土壤适应性较强,但在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、地下水位不高的砂壤土上生长最佳,土壤腐殖质多有利菌根发育。忌土壤盐碱,避免低湿易涝、风大的地方种植。在丘陵地区建园时,应首选地势平缓、土层较厚的近山区域,逐步向条件较差的区域扩展。
品种选择要以当地优良品种为主,根据不同用途选择炒栗或菜栗品种,并注意早、中、晚品种合理搭配。由于栗树有雌雄花异熟和自花结实率低的特点,要配置授粉品种,单一品种易因授粉不良而产生空苞。
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。平原栗园每亩栽35株,山地栗园每亩50株为宜。实施计划密植的可每亩栽90株,待树冠郁闭后再逐步间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