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薄露灌溉技术要点提出的问题,水稻薄露灌溉的特点

2019-03-29 00:10

水稻薄露灌溉的特点是:每次灌水水层在20mm以下,只需达到泥土饱和即可;每次灌水(包括降雨)后都要天然落干露田;在返青期间如果遇低温或高温,用深水灌溉保温或降温,在防治病虫害和施肥需水时,要满足其恳求。这种灌溉方法的落干露田次数大大增长,通常情况早稻有9—12次,晚稻有12—16次。落干露田的总天数约占水稻生长期的45%—60%,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蒸腾、蒸发量和田间渗漏量,均匀每亩每年可省水150立方米左右,节水率30%—40%,增长产量50—80千克/亩,增产率10%左右。

水稻薄露灌溉的方法:

薄露灌溉依据水稻的生育期,分为前期、中期、后期三个时期。

前期—是指插秧到拔节期止。每次灌水都在20毫米以下,因为移栽时秧苗根都受损,吸水能力弱,返青期维持薄水层,能减少叶面蒸发,缓和低温、高柔和风的不利影响,增进早生新根新叶,田面不能断水,群众有“黄秧如缺水,到老不发作”的经验。但早稻插秧时如气温低于15℃,或高于28℃,晚稻插秧时气温高于32℃时,都要用深水保温与降温,早稻可深50毫米,晚稻可深70毫米,插秧后第六天就要落干露田,这次落干程度要轻,在田面无水、“蜂泥”涌现时即可灌薄水,但有的地方在插秧后的第五天施用除草剂,田面要持5天左右的水层,所以就要推延第一次落干露田5天。此后每次灌水过后,都要天然落干露田到田面表土将要开裂时再灌薄水。实验证实,水稻分蘖按白干、深灌、浅灌、湿润的次序而递增。因薄灌或湿润能使日光直接照耀泥面及稻株基部,使地温提高,氧气充分,能提早分蘖和增长分蘖。在分蘖末期和拔节期每次灌水后可露田至开细裂。薄露灌溉即能满足稻苗的生理需水,又有利于阳光直接照耀到稻苗的根部,提高温度,增进泥土通气,增进泥土微生物活动的养料分解,以利根系吸收,这样就能够增进秧苗早返青、早分蘖,提高有效分蘖率。分蘖末期,露田较重是节制无效分蘖的有效手段,但必须节制好露田程度,通常恳求在开端孕穗之前停滞露田。露田到什么程度,应依据苗情、地形、土质、水源、气象和水稻类型而定。稻苗分蘖早、苗数足,长势旺的田要早露、重露,反之迟露、轻露。肥田、冷浸田、烂泥田、粘土田要重露。瘦田、沙性田、水源艰巨的田则轻露或不露。重露的标准是田中开丝裂,田面不过白,白根露田,老根深扎,叶片挺直,叶色褪淡,约需露一星期左右。轻露的标准是田土紧皮,可压不粘泥,约需露4天左右。如遇阴雨,则应及早排水落干,并延长露田时间。

中期—是指孕穗期与抽穗扬花期。此时期是水稻生长最茂盛、呼吸作用最强的阶段,是水稻全生长期的耗水顶峰,一定要满足其水量,灌溉上仍用薄水,而露田的程度比前期稻轻,在田面将断水时灌薄水,这样既维持田间有一定的湿度,又不使湿度太大,并满足水稻生理需水。

拔节孕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,植物生育茂盛,对水分、养分的吸收以及光合作用都进入最顶峰,这个时期是决定茎杆壮弱,穗子大小和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,如果此时期缺水,则其它器官向幼穗吸水,使正在发育的幼穗受损,造成穗小、粒少。缺水时还会减弱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运输,影响幼穗分花所需的养分供给,抽穗开花期也是水稻对水分敏感的时期,除恳求泥土能供给所需水格外,还恳求较高的空气湿度。如果缺水,轻则延迟抽穗,重则抽不出穗,或穗抽出后,因为空气单调,花粉和柱头失水干涸,不能下沉受精而成秕粒,正如农民所说:“谷怕胎里旱”。所以这个时期稻田泥土水分应维持100%,但如果长期水层覆盖,会造成复原作用加强,根系生长不良,并易引起病虫害和倒伏。而在碰到高温或低温时(中稻高于40℃,晚稻低于15℃)还应采取以深水保温或降温的办法,对于地下水位高,保水力强和生长过旺的稻区,在抽穗前3—5天,穗的各部分发育完成时,可露田轻晒1—2天,以改良泥土通透性,避免根系早衰。

后期—是指乳熟期和黄熟期,即巩固成熟期。乳期时期恳求根系仍有一定的生机,茎杆上部有三片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,以制造养分,并顺利向籽粒输送,所以此时要使根系维持生机,使籽粒灌浆丰满,因此恳求泥土有恰当的水分和空气,此时期露田程度可加重,可在田面表土开裂1—2毫米时再灌薄水。黄熟期水稻已渐趋苍老,为避免根系木质化,则泥土更要增氧,因此露田程度要加重,可田面表土开裂4—5毫米时再复灌水,收割前提早断水,气象晴朗,早稻提早5天,晚稻提早10天,气温低、阴雨,早稻提早7天,晚稻提早15天。过早或过迟断水都要影响产量与米质。但有的地方插种晚稻用免耕法,早稻就无法提早断水,这要依据当地条件与习惯而定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4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