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治方法:1.农业防治。选育、推广抗虫或耐害水稻品种,推广水稻健身栽培技术,合理密植,配方施肥,科学的肥、水管理,使水稻群体结构合理,植株健壮生长,减轻稻飞虱危害。加强田间管理,一是合理施肥,氮、磷、钾肥料比例要适当,特别是水稻后期不宜施过多的氮肥,防治水稻过分嫩绿而加重稻飞虱的危害;二是适时烤田,可增强水稻抗病性,并且防治褐飞虱或减轻危害。2.药剂防治。稻飞虱低龄时期是最佳防治时期,低龄虫抗药性差,用药量也较省。使用水稻重武器系列之稻飞虱,均匀喷雾防治,各地区的飞虱种类不尽相同,要选择对路的药剂才好。稻飞虱可以用叶蝉散、吡虫啉、噻虫嗪、乙酰甲胺磷、氟虫腈等农药。根据受害程度的严重性来合理用药,切勿过量。
种植抗病品种,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.减少寄主植物源和切断寄主循环链.缩短灰飞虱秋季繁殖期,灰飞虱冬前传毒期和春季1代灰飞虱的繁殖期.尽可能避免稻,麦连作,实行秋熟作物水稻与阔叶旱作物轮作,越冬作物麦子与油菜轮作,少种麦,多种菜和豆.水稻选用中,迟熟中粳稻和杂交中籼稻.小麦选种大麦和春性,半春性小麦.因地制宜,合理选择品质优,丰产性好,综合抗性突出的品种,压缩感病品种种植面积.对于重发区,多年种植粳稻的地区可改种抗病性较强的杂交稻.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