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原细菌主要在贮藏的根茎里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,带菌根茎成为田间主要初侵染源,并可通过根茎进行远距离传播,在田间病菌靠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蔓延。在地上借风雨、人为等因素接触传播,病原细菌从伤口或叶片上的水孔侵人,维管束向上、下蔓延。
病菌在土壤及根茎内越冬,在土中可存活2年以上。翌年生姜下种后,初在姜田零星发生,通过流水、地下害虫、及风雨传播,使病区扩大。病菌多从根茎的伤口侵入,也可由叶、茎向中下蔓延侵害根茎,造成组织腐烂。肥料、农具等也能传病。土温在28℃左右和低洼积水田,有利于病菌传播、危害,因此夏季高温闷热、多阵雨,病害蔓延迅速,此外,土壤瘠薄、土质粘重、排水不良、病地连作发病较重。
一、症状:主要为害根茎,初在茎基部或根茎上半部现黄褐色水渍状病变,逐渐失去光泽,姜从外部逐渐向内软化腐败,仅留表皮,内部充满灰白色具硫化氢臭味的汁液。病茎、病根染病初呈浅黄褐色至暗紫色病变,后亦变成黄褐色腐烂,致叶尖或叶脉呈鲜黄色至黄褐色,叶缘上卷,病叶凋萎早落。
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。防治方法:1轮作换荐,对发病地块要间隔3_4年以上再种姜。2严格选用无病种姜,防地块积水。3施净肥、浇净水以防病菌污染。4发现病株后及时拔出,并将其周围半米内的健株一并去掉,在病穴内撒石灰,再用无菌土掩埋。
高温高湿、时晴时雨,特别是土壤温度变化剧烈易发病。6-9月份,大雨后1周左右,田间常出现发病高峰。另外,长期连作、土壤偏酸、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、土质黏重、偏施氮肥及地下害虫多的地块病害也较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