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白腐病在室内干燥条件下可存活7年之久,在自然情况下,土壤病组织中的病菌能存活2年以上。病菌在土壤中的分布以表土5厘米深的范围内最多,越深病菌数量越少,但30厘米处仍有病菌存在。此外,病菌也能以分生孢子器在树上病果和病梢上越冬,或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。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,侵入寄主组织后,菌丝蔓延于表皮外,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。高温高湿的天气易发病,当气温26-30℃,相对湿度95%以上时,病原萌发率最高。肥水供应不足、管理粗放、病虫及机械损伤多、地势低洼、土质黏重、排水不良、土壤瘠薄、杂草丛生、修剪不适、枝叶过于郁闭,都会加重发病。立架式比棚架式发病重,东西架向比南北架向病重些。大雨或连续下雨后会出现一次发病高峰,一般出现在雨后一周以后,特别是遇暴风雨,常引起白腐病大流行。白腐病首次侵染来自于土壤,主要靠雨滴溅散传播。结果部位过低、肥水不足、管理粗放、排水不良、杂草丛生、留枝蔓过多、通风透光不良,都会导致发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