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病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,播种带菌的种子,幼苗出土时即可发病,发病后叶片表现为边缘变黄,然后叶脉变黑,从叶缘向内形成V字形或不规则型黄褐色病斑,病菌能沿叶柄发展蔓延到根茎部和根部,使根茎部的维管束变黑,植株叶片枯死。通常萝卜肉根外部的症状不明显,但切开后可见维管束变黑,严重的内部组织干腐,形成黑色空洞,变为空心。
萝卜黑腐病俗称黑心、烂心,主要危害叶和根。幼苗期发病子叶呈水浸状,根髓变黑腐烂。叶片发病,叶缘多处产生黄色斑,后变V字形向内发展,叶脉变黑呈网纹状,逐渐整叶变黄干枯。该病多从叶缘和虫伤口处开始,向内形成V字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。最后病斑可扩及全叶。肉质根染病后出现回褐色或灰黄色斑痕,内部维管束变黑色,髓部腐烂,严重时内部组织干腐,最后形成空心,但外部病状不明显,随着病害的发展和软腐菌侵入,加速病情扩展,使肉质根腐烂,并产生恶臭。病部菌浓不如软腐病明显,但潮湿时手模病部有质黏感。
发病普遍时,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,如20%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∼1500倍液,或10%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∼1500倍液+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∼800倍液,50%福美双·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∼1000倍液等喷雾,视病情间隔5∼7天喷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