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大斑病由什么病原引起,玉米大斑病属于什么病害?

2023-05-23 06:35

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、煤纹病、枯叶病、叶斑病等,属于真菌性病害。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,成为翌年初侵染源,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。田间侵入玉米植株,经10~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,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。

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、叶鞘和苞叶。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,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,形成边缘暗褐色、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。后期病斑常纵裂,严重时病斑融合,叶片变黄枯死。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。下部叶片先发病,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,病斑较小,与叶脉平行,色泽黄绿或淡褐色,周围暗褐色。

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,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。气温20~25℃,相对湿度90%以上,利于病害发展。玉米从拔节至出穗期间,气温适宜,又遇连续阴雨天,病害发展迅速,易大流行。玉米孕穗到抽穗期氮肥不足、低洼地密度过大,发病越重。

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,适期早播,培育壮苗,施足底肥,多用磷肥,轮作种植。化学防治常用代森锰锌、福美双以及25%的戊唑醇可湿性粉剂,用药后可取得明显效果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