莴苣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部。叶片病斑类型主要有两种:一种从叶尖或叶缘发病,形成褐色湿腐不规则形病斑,有时呈“V”字形或半圆形;另一种病斑从叶片内部发生,呈近圆形。病斑一般较大,有明显轮纹,湿度低时病斑易破裂。茎上病斑初呈淡褐色水浸状,后期扩大后形成褐腐,与茎连接的叶片,从叶柄开始,沿叶柄向前扩展,形成深褐色斑,最后整株逐步干枯死亡。潮湿时病部表面上产生灰色霉层。苗期发病病部呈水渍状腐烂,长有灰色霉层。成株发病多始于近地面的叶片,开始为水渍状,以后迅速扩大,呈黄褐色,病斑上有轮纹,病斑上生出灰褐或灰绿色霉层;叶柄基部开始呈水渍状,红褐色,后基部腐烂,引起上部茎叶萎蔫;根颈发病开始呈水渍状,并向四周扩展,引起茎部腐烂,天气干燥,病株逐渐干枯死亡,霉层由白变灰变绿。莴苣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,病害发生初期,先在植株下部叶片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。叶背面长有白色霉层,逐渐向上发展蔓延,后期病斑变黄褐色,病重时多数病斑联成一片,叶片发黄干枯,最后发展到莴苣表面变褐变黑,甚至整株腐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