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病防治必须加强环境卫生和牛的护理,适当给小牛补充钙粉或骨粉,防止牛犊异嗜、乱啃,保护牛蹄及皮肤粘膜避免损伤。一旦发现本病时,应注意检查、隔离及时消毒和治疗。
在采用局部治疗时,应根据病牛的个体病情,配合全身的对症治疗,用土霉素、四环毒、磺胺类药物、控制疫病,防止继发感染。用强心、解毒、补液等措施,促进康复提高治愈率。
保持场地的清洁干燥,防止外伤。在疫区、栏舍出口设置10厘米深的消毒坑,内放4%高锰酸钾或10%福尔马林溶液,以便牛出入时消毒蹄部。发生外伤要及时处理。
加强饲养管理,精心护理牛只,经常保持牛舍、环境用具的清洁与干燥。低湿牧场要注意排水,及时清理运动场地上粪便、污水,定期给牛修蹄,发现外伤应及时进行处理。
治疗本病一般采用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。对腐蹄病的病牛,应先彻底清除患部坏死组织,用3%来苏儿溶液冲洗或10%硫酸铜洗蹄,然后在蹄底病变洞内填塞高锰酸钾粉。对坏死性口炎(白喉)病牛,应先除去伪膜,再用0.1%高锰酸钾溶液冲洗,然后涂擦碘甘油,每天2次至病愈。对有全身症状的病牛应注意注射抗生素,同时进行强心,补液等治疗。
牛坏死杆菌病在成年的牛中常见的症状是蹄部发生感染,也称腐蹄病症状,在犊牛当中较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口腔,也称坏死性口炎。坏死杆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,牛由于发生部位不同而有犊白喉、腐蹄病之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