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,呈链状排列,无鞭毛,不运动,不形成芽胞,但有荚膜。为兼性厌氧菌,但在无氧时溶血明显,培养最适温度为37℃。菌落细小,直径1~2mm,透明、发亮、光滑、圆形、边缘整齐,在液体培养中呈链状。到目前为止,共有35个血清型(1~34,1/2型),最常见的致病血清型为2型。猪链球菌常污染环境,可在粪、灰尘及水中存活较长时间。该菌在60℃水中可存活10分钟,50℃为2小时。在4℃的动物尸体中可存活6周;0℃时灰尘中的细菌可存活1个月,粪中则为3个月;25℃时在灰尘和粪中则只能存活24小时及8天。苍蝇携带猪链球菌2型至少长达5天,污染食物可长达4天。猪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包括荚膜多糖、溶菌酶释放蛋白、细胞外因子以及溶血素等。其中溶菌酶释放蛋白及细胞外蛋白因子是猪链球菌2型的两种重要毒力因子。自然条件下猪易感,不分品种、性别、年龄均有易感性,其中以架子猪、仔猪和怀孕母猪的发病率高。病猪和病愈后带菌猪为自然流行的主要传染源,病猪的鼻液、唾液、尿、血液、脓肿的脓汁等,未经严格处理的尸体、内脏、肉类及废弃物,是散布本病的主要原因。镜检采病猪的肝、脾、肺、血液、淋巴结、关节液、胸腹腔积液等,均可作涂片、染色,见到革兰氏阳性,单个或成对,短链或行链状,就可以确认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