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副伤寒临床症状是什么?

2023-04-13 07:09

急性(败血)型多见于断奶前后(2~4月龄)仔猪,体温升高(41~42℃),拒食,很快死亡。耳根、胸前、腹下等处皮肤出现淤血紫斑,耳尖干性坏疽。后期可见下痢、呼吸困难、咳嗽、跛行,经1~4天死亡。发病率低于10%,病死率可达20%~40%。

慢性型较多见,表现为顽固性下痢,粪便水样,呈黄绿色、暗绿色或暗棕色,常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,恶臭。症状时好时坏,反复发作,持续数周。伴随消瘦、脱水,部分病猪出现皮肤弥漫性痂状湿疹。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,有食欲但只吃几口就离去,后期废绝。逐渐消瘦衰弱,被毛粗乱,行走摇晃,眼眶下陷。后期极度瘦削,弓背,腹部收缩紧贴背脊,最终衰竭死亡。不死的病猪成为僵猪。

亚急性型症状与慢性型相似,体温升高(40.5~41.5℃),畏寒,结膜炎并有黏性、脓性分泌物,严重时上下眼睑粘连,角膜浑浊、溃疡。病程可持续数周,终致死亡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