腐蹄病,多发生在5~10月份,常见于成年牛。病初,牛只站立时间短,喜卧倒,之后病肢不敢负重,走路跛行,表面上看不到创伤口,但蹄部发热肿胀,极度疼痛。清理蹄底时,可见小孔或创洞,有腐烂角质及污黑臭水流出。如不及时治疗,腐烂坏死区会逐渐向上部、深部蔓延,甚至影响关节或引起蹄甲脱落。趾间、蹄冠、蹄踵可能出现蜂窝织炎。奶牛奶量下降,重者可能发生脓毒败血症而死亡。
坏死性口炎,又称白喉,多见于犊牛。常在颊、齿龈、软颚、舌缘及咽后壁粘膜发生坏死。病犊衰弱,体温升高,流涎,呼吸困难,可能引起坏死性支气管肺炎或坏死性肠炎。
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,其特征是在受损伤的皮肤和皮下组织、消化道黏膜发生组织坏死,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。潜伏期一般为1~3天,最长可达1~2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