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上上如何防治牛出血性败血症?

2023-02-10 19:27

牛出血性败血症,俗称锁喉风,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。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,或吸入含病菌的飞沫尘埃而传染,也可由外伤、昆虫叮咬等途径引起。潜伏期2—5天,病程可分为败血型、浮肿型和肺炎型。

治疗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方法:

1.10%磺胺嘧啶(或磺胺噻唑)钠注射液200~300毫升,静脉注射,1日2次,直至体温下降、全身症状好转后,再继续用药2日,犊牛剂量减半;15岁以上老牛剂量酌减。

2.玄参、大青叶、鸡血藤、鱼腥草、麦冬各100~200克,水煎灌服。

3.鱼腥草250克,射干、灯心草、小杨柳、车前草各60克,威灵仙30克,共捣烂加水灌服。

对于败血型病例,病初发高烧,达41—42℃,随后出现全身症状,稍轻时,病牛表现为腹痛、开始下痢,粪便初为粥样,后呈流状,其中混有粘液,粘膜片及血液,恶臭,有时鼻孔内和尿中有血。拉稀开始后体温下降,迅速死亡。病期多为12—24小时。

预防措施:

疫区每年定期注射牛出败菌苗。

治疗时可以使用青G钾加链霉素混合肌注至体温下降后继续2d。

对于肺炎和咳嗽症状,适当使用氨茶碱。

静注抗坏血酸。

对于水肿型病例,适当使用利尿剂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