蜗牛属软体动物门、腹足纲,是农业上重要的害虫之一,危害植物幼芽和叶片,造成缺苗断垅。回茬玉米蜗牛发生时,被害叶片呈现条条裂痕,严重时造成叶片扭曲和缺苗,影响光合作用。一般田块被害株率在10-15%,严重时可达50%以上。
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。
农业防治:清洁田块,及时中耕破坏蜗牛栖息地和产卵场所;秋冬深翻地,将卵和越冬成虫翻至地表晒死或冻死;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和作物残体;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。
物理防治:人工捕杀,晴天夜晚在蜗牛活动时捕捉,或利用诱集堆集中捕捉;撒生石灰带,在作物行间或四周撒生石灰,注意不要撒到叶面上。
生物防治:放鸭啄食蜗牛,但要注意回避作物的幼苗期和结实期;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步行虫。
化学防治:蜗牛盛发期使用蜗牛敌颗粒剂均匀撒施或喷雾,重发生田块隔10-15天二次防治。注意选择专用药剂,施药后遇大雨需补充施药,交替使用药剂延缓抗药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