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雨高湿应慎防牛流行热

2023-04-27 23:08

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属弹状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,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。主要症状为高热,流泪,有泡沫样流涎,鼻漏,呼吸促迫,后躯活动不灵活,尤其可明显降低奶牛的产奶量,部分病牛常因瘫痪被淘汰。

流行病学主要侵害牛,黄牛、奶牛、水牛均可感染。不同性别、年龄的牛均可发病,高产奶牛症状较严重。多发于蚊蝇多的季节,北方8~10月,南方较早。多雨潮湿易流行。病牛高热期血液含病毒,传播媒介可能是吸血昆虫。

症状潜伏期3~7天,发病前恶寒战栗。突然发热至40℃以上,持续2~3天。精神委顿,皮温不均,鼻镜干热,反刍停止,产奶量急剧下降直至无乳,体温恢复后产奶量渐回升。站立不稳,行走后肢抬不高,严重者卧地不起。关节轻度肿胀疼痛致跛行。发热同时呼吸促迫达80次/分以上,肺泡音高亢,支气管音粗厉。眼结膜充血浮肿,流泪畏光。鼻流透明黏稠分泌物,口流泡沫状黏液,便秘或腹泻。妊娠牛可流产、死胎。

诊断根据大群发病、传播快、季节性明显、高发病率、低死亡率及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。确诊需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试验。

预防每年蚊蝇季前接种油佐剂灭活疫苗,成年牛4毫升皮下注射,犊牛减半,3周后加强免疫1次。及时清粪,用环丙氨嗪等药物封闭粪堆,减少蚊蝇滋生。

治疗无特效药,可采用:林格氏液与5%葡萄糖等量配伍静注;圆蓝五肽0.2毫升/公斤或抗毒先锋0.15毫升/公斤肌注,每日1-2次;配合五疫康或蓝圆热毒清0.1克/公斤口服,连用3天。根据症状对症治疗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