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发性鱼病一般发生在每年的6—9月,死亡的鱼种类较少,通常为1~2种,但有1~2种鱼死亡特别严重。死鱼有明显的病理反应,体表黏液较多,鳞下、鳃、鳍条或头部出现出血或腐烂现象,内脏也有病变。在大批量死鱼前,会有零星死鱼,全天鱼群表现出不安反应。
缺氧泛塘死鱼也常发生在6—9月,偶尔5月也会发生。高密度养殖、水质肥沃、腐殖质沉淀多、投喂施肥过量或生活污水多的水体易发。发生前一天,水泥地面会起潮、水缸外冒水,天气闷热。巡塘时发现鱼浮头,击掌或跺脚后鱼会沉入水中又很快浮起。浮头顺序为鲢鳙鱼、虾→草鱼、鲤鱼、鲫鱼;螺蛳、蚌会爬向水边。严重时鱼急窜后肚皮朝上,沉入水底。死亡顺序:虾→小鱼→鲢鳙鱼→草鱼→鲫鱼→鲤鱼。
投毒死鱼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,多出现在成鱼池或亲鱼池。鱼中毒后表现为急游、跳跃、乱窜或麻痹,仰卧翻滚或静止不动,严重时扎入草丛或泥土中。死鱼体表完整,无病理特征,大小品种均死亡。下风口可能有药味。现场可能遗留药品包装。
污染死鱼分两种情况:缺氧型与中毒型。缺氧型症状类似泛塘;中毒型类似投毒。两种情况都需查找污染源,注意农田农药使用或灭螺季节加水的影响。养殖户应学会预判和判断,减少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