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塘养殖鲟鱼养殖户要特别注意哪些事项?

2023-05-01 08:18

鲟鱼属大型鱼类,其生长速度快,抗病力和适应能力强。在池塘养殖中需注意以下要点:

池塘条件

养殖池面积5-10亩,水深2-3米,水源充足无污染,交通便利。需独立进排水口、坡降,配备水车式增氧机和饲料台。

清塘消毒

放苗前半月进水15-20厘米,用100-150公斤/亩生石灰全池泼洒。3-4天后排干池水,再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,15-20公斤/亩茶子饼浸泡1天后泼洒。放苗前10天加至70-80厘米水深,含氯消毒剂消毒。

培养浮游生物

放苗前7-8天,每亩用50公斤干鸡粪浸泡2天,消毒过滤后全池泼洒。过滤物扎袋置于下风口作肥料。

苗种放养

选择20厘米以上健康苗种,密度400-600尾/亩。运输前停食1-2天,用聚乙烯袋加水3/5并加冰调温至12-15℃,每袋20尾。放苗前2天试水,确认无异常后连袋入池缓温,再2%盐水浸浴10分钟入池。

饲料投喂

投喂配合饲料,初期需驯化定点摄食。利用鲟鱼趋光性夜间照明引导。坚持少量多餐,饲料粒径为口裂1/2,日投喂量3%体重,分3-4次。

日常管理

1.巡塘观察:每天3次,重点夜间防缺氧,夏季勤查防泛塘。定期检查生长及健康,及时调整投喂和密度。

2.水质管理:

每日测3次水温,定期检测pH、溶解氧等。

鲟鱼为底栖鱼,不易浮头,需加强溶氧监测(低于5毫克/升时注新水)。

适宜pH 6.5-8.0,水温超30℃影响生长。高温期可加深水位、降温或遮光。

病害防治

1.真菌病:防鱼体受伤,用克霉唑+1%食盐与小苏打水浸浴10分钟。

2.细菌病:环境消毒,饲料添加复合维生素提高免疫力,或适量抗生素预防。

3.白身病:体表黏液缺乏、变白,用抗菌素治疗。

4.寄生虫病:三代虫、车轮虫等可用5%盐水浸浴1小时或20%福尔马林处理。

5.非病原性疾病:改善环境,优化饲料成分。

推荐文章

© 2025 农业种植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