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膏蟹养殖技术
红膏蟹是指已交配受精的雌蟹,在精养池中10月份放养,当卵巢完全成熟时,甲壳两侧充满红膏,腹脐上方圆点呈红色,整个甲壳呈棕褐色或红褐色。
一、蟹池建设
池面积约333平方米,池壁用石板或砖砌高1米,四周设遮沿防逃。池底先铺紧贴石板,再铺沙10厘米。
二、放养密度
每亩精养池放养2000只,体重250克以上的已交配抱卵蟹。
三、投喂饵料
投喂新鲜鱼、虾、贝等动物性饵料,每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5%至7%。早晨投20%,傍晚投70%-80%。水温降至10℃时停止投喂。
四、分级饲养
定期检查雌蟹卵巢发育情况,按发育程度(含母、花蟹、膏蟹)分级饲养。
五、调节水质
保持水深30-60厘米,每天换水两次。安装水泵在小潮或早晨增氧,防止争斗。
六、病害防治
蜕壳不遂是常见病害,防治方法:
1.保持水质清晰,盐度大于1.005;
2.使用增氧机或水泵增氧;
3.避免投喂变质饵料;
4.定期用抗生素0.5-1ppm全池泼洒;
5.发现病蟹及时捕起,并用2-3ppm漂白粉消毒水体。
七、及时捕捞
每5-10天检查卵巢发育情况,及时出售成熟的“红膏蟹”。若延迟至次年3月,只能作为“菜蟹”出售。